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兰 《老友》2014,(5):47-47
正夏季,炎热的天气对一些宠物来说意味着磨难,因为它们对许多野草、花卉和昆虫特别敏感,易出现过敏反应。兽医认为,家养宠物在夏季最易患皮肤瘙痒,最初的表现是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导致家养宠物瘙痒的最常见原因是跳蚤。跳蚤的唾液会诱发过敏反应,通常只局限于被叮咬的部位。但是,在一些宠物身上,这种过敏反应具有爆炸性,使瘙痒广泛扩  相似文献   
72.
贡华南 《社会科学》2012,(1):124-130
在《老子》中,道路只有两条:道与盗。无心或有意偏离道者,必将归于盗。道超越了仁义智勇等人道价值,在其主导之下,仁义智勇都获得新的规定。修道者以爱而不用、守身勿失的一贯姿态立于世。盗以以己加于物、取物归于己为其基本精神结构,以"径"、"利"为具体内涵,以走出自身而迷失自身为常态。道不弃盗,扭转盗之精神方向,即可由盗返归于道。  相似文献   
73.
萨班·贡噶坚赞是西藏历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不仅以自己的博学多才和显赫的地位,被尊誉为“萨迦五祖”之第四祖,而且在西藏佛教史、文学史、语言学史等方面享有崇高的声誉,特别是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给从事西藏研究的同志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我们从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萨迦世系谱》中翻译了有关法王萨班贡噶坚赞生平的部份,同时对一些名词术语加了一些注释。在翻译中发现有些史实与其他历史文献有不合之处,敬请读者加以鉴别。此译文由陈庆英同志做了认真的校对,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74.
金岳霖以《易》之"象"为基础,并按照西方现代知识论的方式将之裂变为等级有别的两个序列:"象"与"相"。在降低了象(像)的本质性的同时,金岳霖试图以"相"来填补"象"之堕落所带来的普遍性的缺失。不过,在金氏哲学中,"相"与"象"一样是具有实质性的存在。金岳霖所赋予"相"的崭新含义实际上已经使其"象化"了。在此意义上,金岳霖既回应了西方哲学的挑战,也因应之使《易》"象"获得了新的境界形态。  相似文献   
75.
在人类的绝大部分早已走出森林怀抱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猎民们,至今仍在大兴安岭北部林海中,从事着放牧驯鹿和狩猎的生产,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今天狩猎鄂温克族居住的贝尔茨河边的敖鲁古雅,不是他们历史上的原居住地。根据民族学的资料,后来形成鄂温克族族体的古代民族,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在三百年前的列拿河时代,他们就信奉萨满教,十二个氏族有十二个氏族萨满,每个氏族还有氏族首领“基那斯”。  相似文献   
76.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自治地方都面临着新问题。鄂伦春族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调整和完善党的民族政策 ,是社会发展 ,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是我党我国顺应时代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7.
婚姻方式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形式和亲属称谓。婚姻关系是家庭形式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婚姻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家庭形式;而家庭形式又必然产生出与其相适应的亲属称谓制度。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姻方式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其存在和发展之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条件的。本文论述的婚姻方式作为后一种生产的形式,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婚姻,人口得到延续和发展,并组成家庭。婚姻本身所固有的交换活动还产生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确,婚姻方式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一定的婚姻方式相联系。  相似文献   
78.
鄂伦春族以独特的狩猎生产、生活方式,在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之间创造了“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猎枪”的神话般的“鄂伦春社会”,并以其典型的“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即社会发展史中的原始社会制度的特征而受到国内外民族学工作者的注目。 那么,鄂伦春族对自身存在的“社会”,有何理解,有何说明呢? “乌力楞”是鄂伦春社会的一般表现形式。鄂伦春人的日常生活、游猎生产、社会活动都是以”乌力楞”为组织形式和核心集团进行的。“乌力楞”之上有“莫昆”,即胞族组织,但它并不干预日常的社会生活。“乌力楞”中还有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柱”,“它做为鄂伦春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依附于“乌力楞”而存在着。  相似文献   
79.
<正>随着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风险管理在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运用。了解,识别,评估,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更为动态的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企业风险是指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  相似文献   
80.
印第安一体化政策1910年革命运动所提出的印第安政策,其主要宗旨是:使原美洲的各民族集团在经济、社会、文化、语言诸方面化为一体,成为一个共同的社会和民族。这一政策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一直到1940年在帕斯夸罗召开第一届美洲国家印第安学会议时为止。这一时期受奥古斯托·科姆特的实证主义哲学理论的影响,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