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9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477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茶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川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种茶饮茶的发源地。从先秦到两汉都只有四川才有种茶和饮茶的记载。魏晋六朝时期四川的饮茶活动才传入江南地区,其后又由江南传入华北地区。到唐代,饮茶活动已遍及全国。“茶之为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田闾之间,嗜好尤切。”人们对茶叶需要的增长,促进了茶叶生产的飞跃发展。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形成了我国盛产茶叶的局面,在全国形成了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江、黔中、江南、岭南八大产茶区。中唐以后,茶叶贸易已相当繁荣,茶叶经济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封建政府正式开始征收茶税,并把茶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适应整个社会对茶叶经济的普遍重视,专门记述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02.
七月十日,四川省历史学会召集成都地区30多位专家学者座谈,学习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会者回顾了四川史学界近年来的状况,对当前史学界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进行了初步清理,强调必须批判民族虚无主义,加强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与会者认为,史学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反对思想僵化为幌子,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历史,公然宣称马列主义已经过时,必须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这  相似文献   
103.
略论民国时期旅游的近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在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国内各项旅游条件改善而时局又一直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旅游发展以抗战为界,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旅游活动更加普及、旅游方式和内容日趋丰富、集团旅游兴起、近代旅游理论研究发端等一系列近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建设物质文明关键在党,建设精神文明关键也在党”。这一论断充分说明了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肩负着把两个文明都搞好的艰巨任务,要想把这一艰巨任务完成好,除了从思想和理论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外,还应特别强调端正党风和  相似文献   
105.
(1)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颇为流行的术语。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霍布斯、卢棱、爱尔维修、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一八四六年以前的许多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都是以异化理论为核心的。在马克思后来的一些  相似文献   
106.
近代国民外交视角下的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中福 《贵州社会科学》2005,190(4):148-152
从近代国民外交角度来看,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第一次体现了近代国民外交的新理念,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也是一次由商会主导的重大的国民外交。在抵制美货运动中,国民外交具体体现为以上海商务总会为首的商人团体的直接外交参与,以及广大国民的间接外交支持。从总体上说,抵制美货运动中的国民外交是以为政府外交之后援的,显得相对比较温和。  相似文献   
107.
宋代四川的酒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汉武帝始行榷酤,酒课就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财源之一。故每当国家财用不足,酒的专卖则严,酒课益多;国用丰裕,酒的专卖则弛,酒课减少。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因而“史册所载,历代榷酤未有如宋之甚者”(《陔余丛考·宋元榷酤之重》)。四川是宋朝重要财源之地,酒课又是四川财政的支柱之一。要了解宋代四川财政经济状况,就必须对宋代四川酒的专卖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8.
张涛  贾学书 《船山学刊》2007,(3):159-160
对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诗的诠释具有多义性,笔者从文学心理学的角度对《锦瑟》诗的四组意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读者接受的视角感受此诗所蕴涵的诗歌审美指向,得出《锦瑟》是一首歌颂爱情,倾诉作者对爱情无限渴望的爱情诗.  相似文献   
109.
创作过程一结束,所有风格创造的审美定性便全部凝铸进客观实在的艺术作品之中,这样,艺术风格一方面依附于外在的审美感性形态,一方面潜在着反映风格本质的美学要素。这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就形成了作品艺术风格构成的美学规律。因此,有必要对艺术风格的外在审美形态和内在美学要素做一番深入的定性考察和静态分析。  相似文献   
110.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研究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要研究积累问题,必须首先搞清积累率问题。马克思说:“在积累中,首先要考查的,是积累的比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588页)只有弄清积累率的问题,才能对积累进行定量分析和科学预算。 积累的比率即积累率,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指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在全部剩余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这个思想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明确表述出来的。该卷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中,马克思用公式来说明积累,其中所举两个例子,均假定第Ⅰ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被积累,马克思说,在这种情况下,第Ⅰ部类的积累率=1/2mⅠ。如果用公式来表述马克思给积累率这一概念下的定义,则为:J(积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