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15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曾经说过:青海是一个神圣、神奇、神秘,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是说并非仅仅因为自己生长于斯土,情感寄予斯土,而是因为通过粗略的文化比较,深深感到青海作为多民族地区,文化形态上呈现为多元互融、和谐共荣,尤其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鲜明的文化个性、神秘的信仰色彩而倍受世人的关注与向往。如荒老诡奇的阿尼玛卿传说、隐真显幻的青海湖祭海、朴野狂欢的黄南六月会、仪典谨严的三川纳顿节,还有数不清的神圣肃穆的佛教寺院文化,都足以使人荡气回肠、激情飞扬。  相似文献   
22.
古诗话河源     
<正> 翻开中国诗歌的史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之类脍炙人口的佳句是很多的。可是,真正描写黄河源头的诗却为数不多,有些也还不是平常能见得到的。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其时“河源”这个名词已经常出现在诗句中。如“箫声去日远,万里望河源”(徐坚《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河水日东注,河源乃西极”(崔融《拟古》);“乡关万里无因见,西戍河源早晚休”(张仲素《塞下曲》);“河源怒触风如刀,  相似文献   
23.
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昆仑神话进行了不懈探索,而青海地方学界对昆仑神话尤为关注。进入新世纪后,青海民俗文化学界提出了"以昆仑文化为青海多元文化的标志性文化"的观点,进而促成政府对青海文化做出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的定位。这是一次把民俗学研究成果转化提升为政府文化建设方略的有效尝试,在中国也是地方民俗学为地方文化服务的成功案例。事实证明,民俗文化学在地方文化建设中可以大有作为。任何一种学术的兴衰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对政府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来说,民俗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政价值。  相似文献   
24.
“花儿”是青海、甘肃、宁夏以及新疆的汉、回、土、藏、撒拉、东乡、保安、裕固等民族的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山歌。它源远流长,在文学和音乐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明清以来的文人骚客在诗文中对它有过不少记录、描绘和评价,这些诗文对于我们认识花儿的历史  相似文献   
25.
土族是河湟地区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优秀民族,在历史上,这个民族中不仅在宗教界高僧辈出,而且在军界也有诸多颇有功勋的将领。本文仅对现在人们较少注意的明代土族将军祁秉忠和地方史志界尚未发现的清代土族将军本进忠两位作一介绍,姑且名为“土族二忠将军传略”,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土族历史人物的注意。  相似文献   
26.
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昆仑神话是中国古典神话的主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而她与青海高原的昆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主要梳理了昆仑神话的文化意象、神话昆仑山的基本风貌和女神西王母形象的文化变迁,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昆仑神话与青海的密切关系,进而探讨了昆仑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华民族史上的神圣地位。  相似文献   
27.
本文旨在正本清源,梳理零散的各类文献与民俗事象,并寻求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而讨论西王母信仰在原始初期的神格问题。首先从学界尚未注意到的"王母"词义入手,结合汉魏及其之后各种西王母信仰中的始祖母现象以及原始的祖先崇拜等史实,探讨"王母"一词的本义,并论证其最初的始祖母神格及形成原因。认为西王母信仰在最初的原始信仰中乃是做为"天下母"的始祖母信仰,其神格是始祖母无疑。"王母"的本义犹"伟大的祖母"或"伟大的母亲"。  相似文献   
28.
本文详细梳理了青海在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科学论证了青海在全国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准确把握了青海在全国未来发展的定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9.
<正> 《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以下简称《残卷》)是被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劫走的写卷之一,藏于巴黎图书馆,编号为伯2555。解放前,王重民先生从那里全部录出,进行了一些整理,惜未最后定稿。在此基础上,前些年又由舒学同志参照北京图书馆所藏照片进行了校对整理,发表在《文物资料丛刊》第一辑上。去年收入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全唐诗外编》一书。 《残卷》共存唐代两位诗人的诗七十二首。本文仅对其中一位敦煌佚名氏的五十九首诗所反映的作者身世及思想情感和社会现实、地理风物等进行一些研究讨论,谨向专家和同志们求教。  相似文献   
30.
自唐代刘禹锡在巴渝仿作《竹枝词》,其体裁被历代诗人喜欢利用,至清代,文人创作《竹枝词》达到极盛状态,仅歌咏西北地区的作品就多达几十部(组),份量大者往往百余首一组,小者也有十余首,可谓五彩缤纷。但就甘肃地区来讲,份量最大的莫过于《甘肃竹枝词》。 《甘肃竹枝词》凡一百首,作者是叶礼,①作于道光二年(1822)夏天。关于作者,史无记载,只知他自号为“龙眠山民”,可能是安徽桐城人,漫游西北,考察民俗风土,查阅史书资料,有感而作竹枝诗一百首,以歌咏甘肃行省之山川地理、民族物产、风俗社会。因为当时的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