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国民经济运行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资源战略安全等理论有明确区别。导致国民经济运行安全各种因素产生的原因较复杂,可归纳为四大类:一是主观意识的原因,如社会弱势群体的个体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适应能力等;二是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不平衡的原因,包括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产品供需不平衡以及资金供需不平衡等;三是各种制度实施滞后的原因,如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制度滞后等;四是各种体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如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社会公共卫生系统不完善。针对这些原因,应从主观意识、国民经济运行系统总量、制度、体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原则和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22.
中国经济已在事实上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减速期,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和经济增长计划表达了主动减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愿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减速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逻辑上的政策着力点。通过发展知识产业与环境产业和释放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获得新的经济增长动力,通过转型需求结构和满足民众生态型公共产品需求重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是主动减速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