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无法拯救的困境——由《伤逝》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说《伤逝》入手,结合鲁迅当时的生存处境、内心世界及同时创作的姊妹篇《孤独者》,试图摆脱向来笼罩着鲁迅文本的空洞的“概念”和“意义”,还原出这个爱情悲剧的实际形态和隐含的“底蕴”。  相似文献   
22.
记者: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相似文献   
23.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也是高中相关内容的奠基石,是中学生物学内容中遗传学部分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4.
<正>法国人不论什么阶层,对奢侈享受都有一种复杂、奇怪、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神往与反感两者兼而有之。无家可归的人在饭店门前求乞,有钱会花的人在饭店里面付1000法郎吃一顿,这是不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台湾现代派女作家欧阳子小说的人物心理作初步探讨,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出发,分析了作品中人物所走的两条充满苦斗、抗争的倾斜的心路;自我的追寻和变态的爱恋;指出欧阳子在作品中所反映的人物的变态心理在特殊的人、特殊的环境中的合理性,认识作品既有模仿西方现代派作品的一面,也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的一方面;同时认为,表现现代人在各种矛盾冲突中被扭曲的灵魂,并以此探讨人生真正的价值,应成为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6.
笛卡尔在哲学发展历程当中最为重要的贡献在于其确证了主体性的“我”的独特地位——不仅证明了“我思”之不可动摇,并以此为基石证明了“我在”.然而无论“我思”还是“我在”都是我的存在状态,因此“我”这一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于“思”与“在”的更重要的地位.笛卡尔究竟在何种意义上使用“我”这一概念,究竟是个体的自我意识还是整体的人性观念,这一问题关涉到如何理解笛卡尔及其对哲学史的思想贡献,本文试对此问题做出理解.  相似文献   
27.
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往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其文学成就和艺术风格的研究。《紫式部的中国情结》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进行探讨 ,分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关系。紫式部是一位对中国怀有美好感情的日本女作家。她对中国的真挚情感凝聚成这部流芳百世的杰作。它的出现汲取了中日两国的文化精华 ,并为两国的文化交流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相似文献   
28.
<正> 学习是陪伴人一生的活动,也是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在当今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许多学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毫无例外被卷入厌学的怪圈。观其周围,上课不守纪律,聊天瞌睡者有之;自习课不上而沉湎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者有之;考试作弊,高喊“六十分万岁,六十一分作废”者有之;还有的学生热衷于赚钱经商逃课逃学。凡此种种消极现象都来源于厌学,又反过来招致了厌学风的蔓延,形成恶性循环,给高等师范院校全面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