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4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27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659篇
社会学   162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本文分析了现代住宅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和关注的焦点,但也有一定的分歧,我将从谨慎的角度对我国新准则适用的条件和具体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3.
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行动路线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政党主要解决了夺取政权时期党的建设问题 ,从邓小平到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实践中主要探索了关于如何执好政并长期执政的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历史性问题 ,深化了对党的先进性与阶级性、群众基础与社会影响力等关系的认识 ,提出了衡量党的建设成效的客观准绳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84.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根本的条件则是经济体制。本文仅就中西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条件──体制条件的异同作些比较。一、中西体制条件的相同点1.都注意增强企业的活力。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发展的状态。因此,中西在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增强企业活力问题。我国把企业改革视作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从改革一开始就为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了种种尝试。一是坚持企业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而且下大力…  相似文献   
85.
1994年3月25日,股民林建华炒股亏损跳楼自杀而引起的杭州股票第一案终于结案了。经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由被告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定安路证券交易营业部赔偿原告林建华之妻徐兰  相似文献   
86.
一法制,同自由和必然这对哲学范畴是密切相联的。历来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力图从自由和必然这一哲学观点上来解决道德和法的问题,但他们并未作出科学的解释,而是长期争论不休。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专门开辟一章“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在判批杜林谬论的同时,精辟地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理论上根本解决了自由和必然同道德和法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资产阶级哲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由于他们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以及  相似文献   
87.
小学高年级青春期性知识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8.
语言中任何一种单位的意义 ,都是在语境中而得以终极确定的 ,因此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去寻求语义 ,便可称为“循境求义”。王引之认为 :“经之有说 ,触类旁通 ,不通全书 ,不能说一句 ,不通诸经 ,亦不能说一经。”这种以“诸经”为语境、以“全书”为语境的观点 ,较之现代语境学说 ,则显得眼光更为开阔 ,更为高远 ,对学识的要求也更严更高 ,可视为“大语境观”。  相似文献   
89.
<经义述闻>因其恢宏博大,不仅完全涵容<经传释词>所表现出的语言学思想--诸如"声近义通"的原则、"因声求义"的方法、"依文作解"的语境观点,而且几乎随处可见到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语言观.王引之天才的语言审析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贯穿整部<经义述闻>,从而形成王引之的语言学思想.而王引之的语法观,既反映在<经传释词>对虚词的考释上,又反映在<经义述闻>对句法的推敲上,而通过对<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的比较研究,更便于深入理解王引之语法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0.
她指导大家抢占世界前沿技术制高点,带领大家不断向新技术发起冲锋;她主持开展的多项技术研究,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她的病人遍布全国各地和美国、澳大地利、韩国、日本等国家,她领导的心血管研究中心被誉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影响力的心胖病研究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