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美称赞语的语用差异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和美国的跨文化交际中,称赞语的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中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美的称赞语在使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了中国“含蓄”、“尊人卑己”和美国“张扬”、“尊人”但不“卑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2.
陆云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15-20
马克思的哲学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而马克思要批判的旧世界就是资本逻辑控制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使人的发展处于全面的异化状态,马克思视域中的新世界即为共产主义社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使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通过对资本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得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3.
研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探究邓小平的一系列政治决策思想 ,我们可以发现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是邓小平最具宏观政治决策价值的一个思想。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的重大政治决策价值具体体现在 :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反省 ;对中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决策指导 ;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所具有的重大决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哲学史的发展始终隐含着人类思维发展的一对矛盾,即感性与理性,或者说个别与一般、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之间的矛盾。围绕这一对矛盾,产生了哲学史上物本论与理念论、唯名论与唯实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执。德国古典哲学为解决人类思维的这一对矛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的新的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5.
论翻译中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122-126
异化 ,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是保存原文韵味 ,引进异域文化的有效途径。异化翻译对汉语的革新和发展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从文化的沟通与融合的角度而言 ,适度的异化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