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3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22.
以实践社群为对象, 利用进化博弈方法, 综合考虑实践社群知识流动过程中的知识重组、知识集聚、成本损失、组织制度、社群成员知识期望等, 构建社群成员知识转移的得益函数, 对社群成员的知识转移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探究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研究结果发现:社群成员的知识收发能力、社群成员知识转移的知识集聚效应、社群成员知识转移的激励奖惩机制、知识转移成本、社群成员知识的异质性、社群成员个人期望等是影响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的因素, 可从这5个因素着手提高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3.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时期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启动,在各类高校努力探索的实践过程中逐步走向深入。理论研究者分别从系统、辩证、发展、比较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引导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趋于完善,在设岗、聘任、考核和薪酬等实践中涌现出众多新动向。  相似文献   
25.
机关准备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装备建设的根本指针,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方法论,努力解决装备建设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提升部队装备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初始条件的选取问题,分别提出了以x(1)(1)和x(1)(n)为初始条件的优化模型,使得原始序列的一阶累加生成序列与其模拟值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初始条件下的无偏灰色Verhulst模型的预测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6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等用人力资本解释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得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结论,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主要力量。然而,围绕企业是否应该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和如何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仍然存在较大分歧。本文试就人力资本在与投入资本(即所有者权益,也称物质投入资本或物质资本)不断博弈之下,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模式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以期抛砖引玉。(一)人力资本与投入资本的博弈:人力资本逐步取得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权人力资本是与财…  相似文献   
28.
关于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会计一贯运用货币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计量,而始终没有对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行计量,更没有对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进行计量。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源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模型。笔者认为人力资本当期实现价值计量方法宜采用模糊计量方式,价值指标的确定应注意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结合,计量对象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组织。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对江苏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因子上存在民族差异;在满意度和校园生活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因子上年级差异较大;在人际关系因子上专业差异较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的情绪、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具有时间的阶段性特点.通过研究分析,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内地高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0.
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信任治理的实证研究:心理契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尝试将心理契约理论应用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中,并将组织内信任作为联接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桥梁,从理论层面比较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心理契约、组织内信任与和谐劳动关系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