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1026篇
劳动科学   40篇
民族学   181篇
人才学   138篇
人口学   76篇
丛书文集   1805篇
理论方法论   430篇
综合类   4069篇
社会学   559篇
统计学   22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497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80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87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30篇
  1975年   8篇
  1962年   10篇
  1958年   7篇
  1935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个人化: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化与现代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人化就是个人主体化。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在中国发展极其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常常将个人的发展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相联系。我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对于人的知、情、意的内在统一缺乏足够认识,过多关注人的知识系统的现代化,而忽视了人的情感与意志系统的提升。个人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知、情、意的解放与异化的过程。确立新的价值体系,全面提升人的知、情、意,才能确立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2.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国有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初始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4)国有企业比重、财政支出比重和出口比重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高。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低。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西部较低。(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决定,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下降。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3.
《三国演义》在我国是一部妇幼皆知的古典名著,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通行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修改、订正过的《三国演义》(简称毛本)。是一个为专家和普通读者所熟知的本子。但由于《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一个下层文人,并非历史学家,因此原本《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明显的乖离历史、地理、历法、职官、人物实际的错误;毛本改正了一些。但《三国演义》中的这些错误仍然大量存在。《三国演  相似文献   
174.
1知识经济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各级决策部门就十分关注知识经济对本地区、本部门未来发展的影响,其理论的应用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我国各地区纷纷开展了对知识经济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北京市决策研究机构提出了首都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的目标和对策建议,提出了与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相协  相似文献   
175.
戊戌兴办学堂与社会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主线是社会近代化。它是近代中国社会在与西方的冲突和交往中发生的封建社会日渐没落和资本主义因素日渐成长的过程,这既包括社会结构诸要素的转型,也包括社会文化和心态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激发,推动了近代化的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感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洋务运动的受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他们的改革主张中将兴办近代学堂,主动向西方学习和吸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和思想,改造国民意识作为重要的方面提出来,在实践上创办了一批维新学堂,开始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结构方面推进近代化发展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6.
已经走过的一步与刚刚迈出的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文学的发展、文学的演进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的文学,那可以说向前跨进了两步。这两步都是在新时期实现的。我这样说,并不等于说新时期以前的文学没有成绩。新时期以前的文学特别是17年的文学,成绩是很大的。17年涌现出了一批作家,他们大多还活跃在当今的文坛上。17年更涌现出了一大批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至今还受到读者的欢迎,一版再版。就是“文革”10年,也不好说是空白。比如8个“样板戏”,至今有些还为广大观众所欢迎。有的整出戏虽然不再上演,然而其中的一折,两折,至今还为人们所热爱。比如《沙家浜》里的“智斗”,就久…  相似文献   
177.
陈国雄 《云梦学刊》2002,23(6):57-59
生态美学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美学。生态美育在古代有其原始形态,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美育是在浪漫美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的形态,它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8.
王亚南首倡建立“中国经济学”并为其可能与必要作了精辟的阐述。《中国经济原论》就是他实践这一主张的代表作。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被誉为“旧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即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代表,影响深远,是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10本经济学著作”中唯一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王亚南在创建中国经济学中,就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等方面,都对当今重建中国理论经济学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9.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学衡派的“德化天下”思想独具特色。他们从人性二元论出发,将政治社会等问题化解为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强调德治、爱民以及行政者的人格垂范作用,进而改造国民的道德,缔造理想的国家与社会。他们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新青年派之不足,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