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引言:"新三农"问题的提出通常所讲的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统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农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从学术界到决策层的重视,一系列研究成果及政策举措相继出台。三农问题在当时的提出是有着重大积极意义的。但是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泛泛而论,容易忽略了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一份研究报告宣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上午,我和老伴又吵起嘴来。事情本来很简单,也不知是哪颗吉星高照,我这天的运气特别好,买了股票后,十几分钟就涨个停板。我这个人有些“那个”,一碰到顺心事就“发狂”了,于是将抽完的香烟屁股随手一扔,没想到烟头越过阳台,钻出防护网,落到了楼下。也活该我倒霉,那烟头哪里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应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影响。迎接提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迎来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真理是有用的”这句话理解为:真理是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认识,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的认识就是真理,即“有用就是真理”。其实,生活中人们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邓小平理论是“管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猫论”、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是否有利于,把人们的注意力从注重动机的正误,转变到侧重于效果的优劣,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作了理论上的铺垫。中外实用思想的发展历程说明: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生活离不开实用。实用是东西方不同世界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6.
白冬莲,一个迷恋土地的女人陈林一位湖南妹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土家寨,把青春献给了长阳,20多个春秋,她走过了,正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这个人就是白冬莲,长阳县政协副主席、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土管局副局长。白冬莲的故事有好多好多,笔者在这里说的是她和长阳...  相似文献   
17.
18.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组织部门已经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比较有效的干部实绩考评方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考评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和误区,概括起来有“四重四轻”。一、重汇报,轻实效。只听数字汇报,过分强调GDP、产值、利税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忽视了投入、效率、损失等数据,没有深入实际调查群众生活质量是否改善、干部的工作效率是否提高、社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等,易造成“考核出数字,数字出政绩”的后果。二、重结果,轻过程。往往只听几个观点、记几组数据,每个观点举个把事例,定性评价有余,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照明灯具中菲涅耳透镜代替平凸透镜有许多优点。本文描述了菲涅耳照明透镜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及参数选择。所获得的菲涅耳照明透镜有非常好的性能。文中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0.
“人能够认识世界”与“人能够彻底认识世界”是两个不同的哲学命题。它们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有质的不同。前者是辩证的,而后者是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多年来,我们的哲学理论界只注意到它们量上的差异,而忽视了这种量的差异已经越过了关节点,产生了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