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5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口译过程中文化异同是影响口译流利实现的因素之一,从概念隐喻的认知角度来看,文化异同与三种概念映射方式相对应。在此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视角研究口译中文化差异产生的隐喻认知机制和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口译策略,以期丰富口译文化维度的学术研究,同时指导解决口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2.
无传播也就无权利是被普遍接受的著作权格言。而复制不等于传播。一旦复制作为传播行为副产品的地位瓦解并获得独立价值,复制权便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反而变成了导致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一片混乱的害群之马,同时也成为出版者及作者联盟利用其垄断地位损害公众利益的利器。在传播权及相关制度日益完善的今天,取消复制权并不会实质性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却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权利及充分实现作品价值、促进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3.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代表,国家社科基金2004—2014年立项项目关于"大学生"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工作、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心理健康、政治党建、体育素质等方面,且存在着立项项目少、研究范围窄、热点关注少等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和解决。  相似文献   
24.
称谓语的恰当使用对于交际成功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红楼梦》前80回中平儿所用全部称谓语的定量统计和细致分析,融合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视角,研究语境对称谓语使用的意义。结果表明,称谓语的使用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影响。背景式语境因素影响说话者的一般称谓策略,而情景式语境导致了说话者对特定对象称呼上的变异。  相似文献   
25.
《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伟大诗人乔叟的巅峰之作,作品在题材,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别具匠心。朝圣之旅作为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人的一生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乔叟将故事蛄构和主题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并赋予了《圣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6.
认证标志用以识别不同的认证标准组合体系,其法律属性为标志化的服务名称。认证标志要构成商标,必须是特定认证服务的专有名称,而非同类认证服务的通用名称。各国商标法对认证标志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模式,集体商标权、证明商标权和普通商标权模式。证明商标本质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商标。应在保留和完善一些特殊规则的基础上,以服务商标的理念改造我国的证明商标制度,以保护构成商标的认证标志。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初期 ,日本教习逐渐代替了欧美教习在中国法律教育界的垄断地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中日甲午战争后 ,中国将学习西方的目光转向日本 ,聘请日本法学教习成了解决国内法学师资短缺问题的捷径 ;日本教习相对较低的薪水也使中国政府更乐意聘用他们。来华日本教习对清末的法学教育事业、法制改革和法学发展均有所臂助。  相似文献   
28.
《吾国至上》是英国当代女剧作家丁布莱克·韦藤贝克的著名代表作。该剧以“剧中剧”的元戏剧形式讲述了流放到澳大利亚的英国囚犯在的拉尔夫·克拉克少尉的指导下排演乔治·法夸尔的喜剧《招兵官》的故事。在该剧中,戏剧策略表面上体现了对囚犯的解放和救赎,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复杂和隐匿的文化殖民形式。本文从该剧中戏剧启蒙对等级身份的预设、戏剧生产对殖民他者的规训和同化以及戏剧艺术对英帝国性认同的建构三个方面入手,论证了戏剧策略仍归属霸权文化的殖民话语。   相似文献   
29.
从《共产党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同步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动力。全球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是一个全面的进程。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播.另一方面,它也加剧了世界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30.
爱德华·邦德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最受争议的剧作家。他戏剧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对暴力的描写,血淋淋的暴力场面让观众嘘声一片,触目惊心。文章从新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作者特定的人格底蕴和独特的社会秩序观入手,对邦德戏剧创作中的“暴力”主题进行深层探源,发现邦德的创作意图不是为了描写暴力,而是意在通过暴力引发人们的思考,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来构建完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