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9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483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1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危机始于2007年夏季,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对各国金融安全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威胁和挑战。为了维护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各国不但要提高对金融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对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能力、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还要加强国际区域金融合作,并为构建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作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与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两种经典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其任务是根除经济危机;而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异常波动,任务在于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劳动者绝对贫困,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彻底消除经济危机的办法是生产关系变革;而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消费倾向降低,实质是有限需求不足,治理经济危机的办法是刺激消费需求。相比较而言,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整体发展规律为视角,把经济危机作为社会问题,理论视野更为宏阔;凯恩斯则以经济发展规律为视角,仅把经济危机视为经济问题,理论视野及适用范围相对局促,从而影响其理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3.
我国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中采取了准市场治理机制。一方面,职能部门必须依靠自身征收的非税收入,而非财政的无条件拨款,这体现了市场机制的逻辑;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规范,这体现了等级机制的逻辑。这种准市场机制导致了非税收入管理中的种种乱象。A区的案例表明:非税收入管理中准市场机制的形成,与A区的政府人员规模膨胀密切相关;现有制度环境下,A区无法废除非税收入管理中的准市场机制;A区采取的选择性保护策略,可以保护辖区内的大企业,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职能部门的“攫取之手”。  相似文献   
84.
信任对 CSA 经济的可持续至关重要。 文章基于信任建立过程和信任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通过单案例的研究方法探讨如何构建社区支持农业中的消费者信任。 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信任的建立分为初始信任与持续信任两个阶段。 在潜在消费者的初始信任阶段,直接或间接关系、公开的信息、农 场主特征和消费体验会引发消费者的计算过程、转移过程、预测过程、意图过程和能力过程而建立消费 者初始信任。 在会员的持续信任阶段,用户体验和社会联系会引发消费者的预测过程和意图过程而维 持会员对农场的信任。  相似文献   
85.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从金融机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经营原则来分析两次危机的风险形成机制,可以得出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益的启示:即必须全面看待创新的效益和影响,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机构过度追求盈利性带来的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86.
自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工作就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此为契机,各种旅游文化节应运而生.本文以中国瑶族盘王节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例,试图阐明以政府主控的旅游文化节给本民族精神家园可能带来的危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迷失,主体或缺场或失语,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87.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与政治一直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任何行政制度的设定都必须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环境协调发展;行政程序法定化系统工程的启动亦有其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特定的政治生态环境同样要求有特定的行政程序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88.
专业外贸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我国专业外贸企业困境和机遇、劣势和优势入手,提出专业外贸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必要性和符合其转变经营模式的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型,进一步提出了打造专业外贸企业精益敏捷供应链的具体对策,并就专业外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过程、信息化、内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一个实时CORBA的原型rtORB,给出了一个对其进行实时性能测试的平台。以延迟和延迟抖动为指标,通过与其他实时CORBA的性能比较,表明rtORB可以支持实时应用。为评估操作系统和通信对实时CORBA的影响,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进行了测试。针对rtORB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测试结果,讨论了操作系统和通信对基于实时CORBA实时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针对四川盆地各矿区雷口坡组地层划分方案不统一,且受早印支运动的影响,雷口坡组顶部岩溶带地层垮塌破坏,造成地层内幕划分及岩相古地理恢复困难的难题,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重新厘定了盆地内雷口坡组的地层划分方案,以四级层序为作图单元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重建。高精度的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雷口坡期四川盆地处于局限–蒸发海环境,在川西北一带靠近松潘—甘孜海槽一带发育有台地边缘,台地内部颗粒滩和台地边缘颗粒滩构成了雷口坡组的勘探主体。岩相古地理的演化表明,雷口坡组沉积时期盆地底形发生了东倾向西倾“跷跷板”式的转换,在层序I 早期仍保持了早三叠世西高东低的地形格局,至层序III 沉积期东倾趋势消失,层序IVV 沉积时期盆地内隆凹格局略具雏形。伴随着构造挤压运动的加剧,从层序VI 开始盆地底形隆凹格局分异加剧,形成巨厚膏盐盆,膏盐盆沉积中心在层序VIX 沉积时期具有明显西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