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7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646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分析图书馆实施首问负责制时存在的四种障碍,并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2.
33.
潘孝军 《城市观察》2011,(6):173-180
由于中西方语言环境的不同,对“urbanization”一词缺乏有效的中译词,进而导致中国对“urbanization”的理解之争。对“urbanization”的“训诂”研究,探究其拉丁词源及英文相关词语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得以全面认识这一概念,即:“urbanization”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社会联系由分散孤立式向集中密切式,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4.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本文利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清单、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中美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等数据,使用Taylor一阶展开法和考虑消费异质性的Creedy方法测算了中美贸易摩擦给全球价值链参与者带来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基于Taylor一阶展开法还是Creedy方法,本轮贸易摩擦给中美两国自身带来的福利损失最大,且美国受损程度明显高于中国;第二,全球价值链上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成员以及日本、德国、英国等经济体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福利损失较大;第三,国别责任分解表明中美福利损失主要来源于自身加税行为,而其他绝大多数经济体的损失主要由美国加税引致;第四,收入分配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引致的中国福利损失是累退性的,而美国福利受损程度与收入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不利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全球价值链各参与者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主动维护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35.
VOLUN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oluntary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 Grassroot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around the world have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hierarchization in recent...  相似文献   
36.
20世纪90年代日本面对欧洲局势的变化,积极构筑、实施新欧洲政策,日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边合作的视角也由过去偏重于双方市场开放等经济问题,逐步转为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问题的对话与合作。日本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日益成熟。  相似文献   
37.
大学生集体观念的淡化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As human populations increase, ecological and social issues become inextricably linked to a greater degree. Solutions to complex social–ecological problems can only be derived through the use of integrated research that can account for the interplay of many factors across traditional discipline lines. We are using such an integrated research to clarify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oeconomic drivers, ecological effects, and social and policy feedbacks associated with urban development of forested landscapes. Our approach is goal orient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 nature and involves a team composed of ec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and economists who exchange ideas and information across disciplinary lines. The team and approach has evolved through many of the barriers 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other authors. Our goal is to develop a predictive capability in order to anticipate ecological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urban development on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 Our integrated model and subsequent papers in this special issu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39.
Monitoring cross-sectional and serially interdependent processes has become a new issue in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 In up-to-date SPC literature, Kalman filtering was reported to monitor univariate autocorrelated processes. This paper applies a Kalman filter or state-space method for SPC to monitoring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We use Aoki's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parameter matrices of a state-space model. Multivariate Hotelling T 2 control charts are employed to monitor the residuals of the state-space. Examples of this approach are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40.
文章从我国事业单位的概念、特征出发,梳理了事业单位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改革所遵循的思路,指出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核心是用“聘用制”取代“聘任制”。进而,作者在分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和相关单位的实际操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由于长期形成的体制及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吸取相关经验教训,并及时在政策方面表现出来,我国聘用制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