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那玉林 《阴山学刊》2006,20(2):41-44
阐述了山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特点;设计了山区管理学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山区管理学分支学科体系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指出了山区管理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内涵及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是民族地区拥有一定社会公共权力的县级政府,为消除民族地区县域社会发展差距,通过承担政府职能的目标和任务,采取制定政策和组织动员的方式,贯彻自己的意志,有效治理县域社会所具有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提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的"七个"角色定位,并针对政府能力的强弱以及政府能力与市场能力、社会能力间的关系作了界定。  相似文献   
13.
“把握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化趋势,把握农村的社会属性和现代化进程;把握农民的主体属性和国民化要求;把握‘三农’的基础属性和国际化走向”即“三农”问题研究中的“四性与四化”的理论模式,这是在实际调查和对历史与现实情况的社会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认识框架,它推进了“三农”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与业务流程需求,构建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框架.该系统基于SQL数据库技术,采用C/S模式,以Delphi7.0为开发工具,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数据挖掘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知识管理和需求工程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其中的知识转移和需求管理,并对需求管理主体的知识势能及特点进行界定,得出需求工程的成功取决于需求管理过程良好的知识转移,最后给出适用于需求管理的知识转移模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年教学实践 ,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主要受制于词汇量的大小。并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解词技巧 ,扩大词汇量 ,最终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兰州太平鼓在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所体现出的传承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浅显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太平鼓早期祭祀及形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太平鼓这一民间盛行的鼓舞形式所反映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耕文化特质,并揭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与发展.对当地太平鼓的表演、制作技艺与民众的传承心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机群环境下JOIN算法,防止数据偏斜对机群执行效率的影响.给出了数据分布树的形式化定义,构造了基于数据分布树的数据均衡分布机制、抗数据偏斜的JOIN算法.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算法适合于海量数据查询并能有效地解决机群并行环境下数据偏斜所造成的查询性能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职工家庭生活调查,从1981年一季度开始运用电子计算机对全省六个调查城市的1,260户的分户资料进行超级汇总,至今已届三年。根据这三年的实践,对于今后统计计算现代化的有关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两千多年的诗经学历程中,经生注《诗》与理学家说《诗》的结果,使《诗经》逐渐脱离其诗性,而被赋予经学内涵和理学思想,异化为教化工具。《诗》被一代代的诗教“魅影”层层包裹,成为言说政治的载体。基于此,王夫之提出了“以诗解诗”的阐释方法,以诗歌艺术的角度审视《诗经》,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意之美、艺术之美,并以此祛除厚重的《诗经》政治教化之“魅”,从而恢复《诗经》活泼的诗歌生命。“以诗解诗”,不仅是《诗经》研究方法的尝试,亦是推动《诗经》文学阐释进程的动力,在诗经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