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7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313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27篇
人口学   84篇
丛书文集   1363篇
理论方法论   242篇
综合类   3149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3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405篇
  2010年   429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391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契约型农产品渠道中专有资产投入、人际信任与关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收购商与农户构成的契约型农产品渠道关系中,收购商与农户双方的专有资产投入对农户信任的影响,以及农户信任对关系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发现,收购商专有资产投入会促进农户信任,而农户专有资产投入会强化上述关系;同时,农户信任会提升其续约意愿,降低其违约倾向.此外,政府支持会强化农户信任对其续约意愿的正向影响,但会削弱农户信任对其违约倾向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传统渠道中专有资产投入对信任影响的适用范围,指出了双方锁定的渠道关系对信任的重要作用,为农产品渠道中契约稳定性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还发现,政府支持对提高契约型农产品渠道关系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制定契约型农产品渠道的管理政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2.
提出在并联机构中应用一种1移动3转动半开式滑槽球副结构,该运动副将1个移动副和1个球副集成为一个复合的运动副,可以缩短并联机构中支链的尺寸链,有助于提高并联机构精度。基于半开式滑槽球副设计了一种3自由度(3-DOF)PSP三轴并联平台,通过对此机构进行的运动分析和支链的精度分析,导出各个支链的逆解方程,同时根据影响支链运动精度的各个因素给出支链系统误差的线性补偿方程,证明此并联机构具有易于控制、运动精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3.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特质.集体主义是马克思寻求个人与集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自觉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逻辑,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内在统一起来,选择国家、社会、个人三重性的价值维度,赋予集体主义思想新时代的价值观内涵.培育、践行集体主义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构建宣传解读、制度保证、文化引领、信仰确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4.
新闻标题中强势模因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因主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传播和发展,复制能力强、传播范围广、存活时间长的模因便成为强势模因。新闻作者通常采用恰当的模因传播策略对成语谚语、流行歌曲等进行语言变异,建构新闻标题中的强势模因。强势模因使新闻标题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更能吸引读者。模因论为新闻标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同时也有力地解释了成功的新闻标题应当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5.
156.
15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把握。环境、目标、对象的变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动因。建立创新制度、丰富创新平台、优化创新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58.
当代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正遭受到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当前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既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我国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积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人类来自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具有相互影响与和谐统一关系的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延续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的论述,关于人既属于自然界又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绝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当代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积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成分,在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中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二是倡导生态环境民主、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三是提升政府生态服务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四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本前提;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学习,为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创造重要条件,真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59.
160.
拙政园是中国传统私家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小沧浪水院位于拙政园西部,院落虽小,但曲折有致,空间变化丰富。小沧浪水院在整个园林的景域组织中属于幽深屈曲,深邃回合的景物空间,是利用建筑和水体创造奥如景域的典型,在水院空间的处理中很有特色。本文分析了小沧浪水院视觉莫穷、往复无尽的空间特征,从空间深度、空间形态、建筑形式、流线组织等方面分析了小沧浪水院空间处理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