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7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19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146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On-line education has been heralded as the next democratizing force in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higher education (Daniel 1996; Jones 1997). By opening access to populations which have not had access either becaus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job status, or physical handicap, the rhetoric of on-line education suggests that this new technology will democratize education, breaking down the elitist walls of the ivory tower. However, it is not at all clear that the reality of implementing distance learning solutions have in fact any potential, much less actual value for democratizing higher education. Much the opposite, founded on the myth of the meritocracy, on-line education has the potential to exacerbate already intractable views of individual achievement through education as rectifying failures to meet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s' needs.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cases of international on-line education and the rhetoric that surrounds its introduction. In some cases we are able to share stories of implementa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programmes or governmental promises made to those interested in distance learning. In each case, we attempt to tell a story that sheds light on the ways in which the noble goals of democracy are and aren't met in the harsh reality of on-line learning.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依靠地方高校培养相关人才,特别是一些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实验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地方高校中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学科,学科性质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该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要点、难点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方...  相似文献   
995.
996.
晚明嘉定著名文人李流芳论诗以情性为本位,重视诗歌艺术形式的功能价值,这两方面共同构成其主情论诗学思想的主体.基于此,他还提出了"各成其一家"、"画会之诗总不似"等诗学见解.在与公安派、竟陵派人物交游的背景下,李流芳论诗既与公安、竞陵相类,又通过客观意义上的对明代诗学资源的批判性继承纠补了二派诗学的缺失,由此显示出不激不偏而又特立鲜明的诗学立场及人格范型,这便是李流芳诗学思想的文学批评史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初期的重庆发生了一起令人费解的华洋"版权"纠纷案.上海广学会状告重庆城的书铺私自翻刻售卖他们的书籍.英国驻成都总领事照会四川总督要求严肃处理.过道行县,案件由巴县衙门直接负责.诉讼案最后以书商接受罚银的惩处告结.戏剧性的是,责罚权转移到了行业团体——书帮手上.所罚银两也不是支付给原告上海广学会,而是披给地方劝业局使用.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不寻常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近代中外势力的博弈与妥协、中国商业的发展以及对教育现代化的追求等因素引起了地方司法实践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广西-东盟专利现状分析与经贸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盟各国本国专利产出状况虽然良莠不齐,但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东盟各国在我国的专利申请量普遍较少,竞争力不强,但发展势头明显.广西应在系统的专利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因国而异,对东盟各国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专利战略,并积极主动的对我区各支柱产业的专利战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走上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离、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我国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阐述了国际上为两类主要的违约风险型金融工具(违约风险型证券和违约风险型互换)进行估值的主流理论,对M erton模型、结构形式模型和简化形式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指出了现有估值模型的缺陷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