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7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0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417篇
社会学   338篇
统计学   20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德吉草 《民族学刊》2020,11(6):133-140, 182-183
更敦群培1934年前往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游学深造,历时12年之久。在南亚期间,他以文化行者的身份和跨文化视角,撰写了《智游列国漫记——金色的疆域》《锡兰纪行》等极具特色的游记,开创了自成一体的旅行文本。历史上藏族学者对以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为代表的南亚文化的书写和表达多是对异国形象进行想象建构,而更敦群培的旅行文本则重新审视和考察地理接壤、文化互动地带的印度宗教、民俗文化,消解藏人先验印象中南亚形象的思维定势,重新发现本土文化价值,对根深蒂固的印度宗教文化中心主义发起挑战,反思各种文化偏见和历史成见,不断确立他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中立心态。隐匿在旅行文本背后的是人类学家的身份和另一种民族志书写范式。  相似文献   
52.
Lifetime Data Analysis - CD4-based multi-state back-calculation methods are key for monitoring the HIV epidemic, providing estimates of HIV incidence and diagnosis rates by disentangling their...  相似文献   
5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depreciation to the U.S. economy in a factor‐augmented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using monthly data of 148 variables for the post–Bretton Woods period of 1973–2017. Exchange rate shock is identified to reflect exogenous disturbances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movements in exchange rate that are not accounted for by changes in the U.S. monetary policy. We find that depreciation is expansionary and inflationary to the broad U.S. economy, the current account improves over time conforming to the J‐curve theory, and monetary policy is leaning against the wind. (JEL E3, E5, F31, F32, F41)  相似文献   
54.
The European Union’s (EU) Youth Guarantee aims to improve the labour market situation of young people. Rather than prescribing a uniform policy model, it acknowledges that supportive measures need to align with national, regional and local circumstances. It thus seeks to promote mutual policy learning through the 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 As an innovative measure, the EU has deployed funding programmes to support the domestic measures related to the Youth Guarantee. We therefo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whether this mix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inancial incentives has entailed a convergence of member state policies. Our analysis of policy outputs for the period 2007?2014 yields a mixed empirical picture. There is catching‐up convergence regarding policies’ sectoral coverage but increasing divergence concerning the number of adopted policy instruments. The first two years of financial incentives did not produce any effect on enhancing policy experimentation among less active member states. We offer an optimistic and a pessim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55.
Open Dialogue is an approach to working with people and their families experiencing psychosocial distress. Interest in Open Dialogue in Australia has been growing recently,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its ada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o local contexts.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answer some of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we have encountered in training and discussions about Open Dialogue. We attempt to provide responses to questions of how Open Dialogue is different to what is done already, how it fits with current approaches, how you know if you are doing it, whether it is passive or just about doing reflections, issues about including the social network, and concerns about the evidence base. This article aims to present a variety of viewpoints in relation to these questions and to hopefully further discussions on how Open Dialogue can be implemented and adapted to Australian health care and social care contexts.  相似文献   
56.
论表见代理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问题,直接关系到本人、无权代理人、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过失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在民法中居于极为重要的支配地位,将本人具有过错作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之一,更具有合理性.民事行为的效力有四种情形,即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未定,将表见代理的效力规定为有效,在民法理论体系上有无法克服的矛盾,若视其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则可较好地平衡本人和相对人之间的利益,也可保持民法理论体系的前后一致性.  相似文献   
57.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58.
军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军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59.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都是关于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思想。儒家形成了以“仁”为核心 ,以纳“仁”入“礼”的“仁礼学说”为指导的“仁一统”思想 ;道家形成了以“道”为核心 ,以“道论”为指导的“道一统”思想 ,两者关于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哲学基础、前提条件、方式途径等各有所论。儒道文明一统思想对于统一、多民族、全面进步与发展的中国古代历史发挥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在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以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中也有望发挥新的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犯罪主体在犯罪构成要件中是不可缺少的,而自然人犯罪主体是犯罪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认为,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有缺陷,建议立法修正。文章还对自然人犯罪主体在共同犯罪中具有的不同类型和新的特征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