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74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52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426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230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bstract

China is home to approximately 245 million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The influx of migrants into urban areas has posed various challenges for local social service systems. Recently,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munity servic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meet the growing service demands from the migrant population. However, whether increase in community service use results in improved wellbeing among migrant workers remains critically unexplored. As such,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community service use in migrant workers’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potential mediating effect of identity integration in Shenzhen, China. Bootstrapped models were adopted to examine relationship among variables. Drawing from a sample of 1,087 rural-to-urban migrant workers, we found that community service us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identity integration and migrant workers’ life satisfaction. Moreover, identity integration served 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community service use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dentity integration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age. This study highlights that diverse servic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address divergent needs of migrant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Community service can also serve as a vehicle to foster integration among migrant workers in host communities, especially for older age groups. Future studies may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social support, quality of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 and frequency of service use so as to optimiz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migrant workers.  相似文献   
92.
93.
出于对人际交往中真假信息的关注,讨论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说谎”和“谎言”,继而考察格莱斯合作原则理论中构成质量准则的“真实性”这一概念,并通过借鉴语言哲学中对“事件”、“事实”和“真实”等相关概念的分析,指出在社会语境下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真实,有的只是语言使用者相信的“真实”。  相似文献   
94.
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内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和宜居性发展现状,利用熵值法分别测算二者综合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韧性与城市宜居性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相对而言,城市宜居性的发展水平要略高于城市韧性;两系统耦合协调指数较高,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态势,区域内部上海耦合协调度保持在最高水平,协调城市类型主要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城市板块呈现出环绕式聚集分布。据此,提出通过加强韧性建设来提高城市抵御风险的能力、因地制宜以特色发展打造宜居韧性城市、城市转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进而推动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综合发展能力,实现以点带面辐射整个城市群。  相似文献   
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文章通过对农民现有各种增收渠道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6.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赋予了信息化教学设计新的依据和新的视角.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从目标导向、内容构建、环境创设、评价设计四个方面探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对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开始发生转移,ESP理念优势日显,越来越得到重视,而英语 专业学生的学习比较广泛,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师范英语等,因此,从此理念来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师范方向学习培养设计方 案,旨在对外语教学在ESP方向上的发展提供基础,也指引其他课程进行目的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良法并不代表法治,法治是法律被信仰的神圣化过程与结果。客观而言,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已基本上实现了法律文本的法治,然而如何将这种立法法治转变为法治秩序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法律先是一个社会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制度问题。因此,中国法律确信之路的探讨必须先是一个历史传统文化的客观讨论与批判,然后才是一个制度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缺陷问题,令人担忧。本文着重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状况,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对大学生加强心理教育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0.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跨世纪的"四有"人才,不仅对于高校自身的生存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结合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认识和把握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