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09篇
丛书文集   533篇
理论方法论   188篇
综合类   1142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16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1930年代,沈从文与苏雪林先后在武汉大学教授新文学研究课程,皆对"五四"时期的代表诗人、诗作和诗集展开分析与批评,呈现了第一代学院新诗批评者的批评特点:沈从文发扬传统的印象式批评方式,将作品置于发生的原初历史中,条分缕析梳理由社会思潮到文学思潮的演变,透析诗集主要特征,指出其诞生的渊源及发展,参照他人的评论,估价作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状态,言辞简练含蓄,表达追求艺术性;苏雪林直率大胆,她擅长将研究对象置于中西为经纬的网状文学史体系内,结合作者的诗学观和创作实践,进行富有理性色彩的解析与品读,从美学与文学史角度评价作品。  相似文献   
992.
993.
孙中伟  杨肖锋 《社会》2012,32(3):98-128
近年来,“民工荒”愈演愈烈,劳工短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农民工离职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7月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2 276位农民工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未来五年内,65.4%的农民工有离职打算,其中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较高,珠三角农民工较长三角农民工离职意愿更高,已婚且与配偶在同一城市者离职意愿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工作嵌入对农民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后发现,农民工工作内和工作外的联接、适应和代价的程度越高,离职意愿越低。本文认为农民工的雇佣关系是一种“脱嵌型雇佣关系”,这是导致农民工高离职意愿的重要原因。本文还对“脱嵌型雇佣关系”的定义、维度和后果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994.
995.
我国目前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党的政治权威面临着各种挑战,为此,党应从思想整合、利益协调、执政绩效、反腐倡廉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培植广泛的社会基础,切实维护和加强自身的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996.
基于流程的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原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合理的产权制度与先进的管理制度体系.并根据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地引入业务流程的概念构建其管理制度体系.文章采用流程优化与分析手段,提出以业务流程为主线的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方法与管理制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997.
在扼要解析狭义人口转变及其经典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提出,是结合人口"中间变量"从广义上阐释了人口变化的内在动因与作用机理,进而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引入了对现代人口转变与社会变迁关系的思考。主张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蕴涵着婚姻、生育、家庭、健康、人口调控等系列转变。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变在中国的城市地区已露端倪。最后特别指出人口转变不仅仅是人口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其嵌套的社会变迁,两者关系的空前紧密折射着社会变化与社会需求。过去30年中国通过计划生育让人口"适应"了经济腾飞,而今后三、五十年以至更长时间,应使人口的"主体"地位逐步复归,让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新的人口变化与社会需求,提高人口生存与生命质量,这才是发展的目的本身。  相似文献   
998.
朱中仕  陈华 《人口研究》2012,(4):103-112
赴港生子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现的新的人口现象,且多是能领社会风习之先的富人所为,其中必具诸多预示性内涵。文章通过现象解析、模型推演,证明在存在性别偏好的条件下,孩子的数量质量替代率下降;放宽约束条件后,富人更具多生的潜能;进而对理性家庭最优生育选择必将导致的生育公地悲剧展开理论探讨;并佐以浙江省近年来人口发展资料,揭示出在目前我国人口发展新情境中,部分富人,尤其是民营企业主的生育意愿有被激活且渐行释放的迹象,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似有持续走高之势,生育率反弹的势能似在不断增强。藉此,应该继续维持现有政策执行力,增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引致力。  相似文献   
999.
退休年龄调整:为何如此纠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退休制度的建立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之一。虽然有研究表明,我国自古就有"官员致仕"的做法,但作为一种规范性制度,其形成还应是工业化以后的事情。退休制度建立以后,各国均将其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依据各自的国情,各国政府在退休年龄、退休金水平以及领取退休金条件等方面均做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2008年SNA中社会保险核算的处理规定;总结了2008年SNA在社会保险核算方面的修订内容;对照SNA的规定,对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核算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