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7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3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81篇 |
人口学 | 53篇 |
丛书文集 | 956篇 |
理论方法论 | 141篇 |
综合类 | 1771篇 |
社会学 | 148篇 |
统计学 | 3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58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61篇 |
2015年 | 113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230篇 |
2008年 | 274篇 |
2007年 | 258篇 |
2006年 | 250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111篇 |
2001年 | 111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实验剧”是20世纪80年代台湾话剧发展的主潮。这场以“实验剧展”为中心而展开的戏剧运动,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的深刻影响,但另一方面,实验剧又继承民族戏曲传统进行艺术探索,其戏剧创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2.
63.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逻辑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维度上探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逻辑和途径.首先以中国共产党所处的新的时代背景和执政条件为切入点,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在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前提下转变执政理念、体制和方式,特别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历史进程中,要进一步实现由"整合型政党"向"代表型政党"的转变.这就要求把"为人民执政"与"靠人民执政"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民本与民主、民享与民治、为民作主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推进以现代民主政治为取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64.
区域政府:概念界说及其建设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为处于一定区域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促进区域发展而寻求相互协调与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的政府集合体之区域政府,是为了消除行政区经济的痼疾,推进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提出的新思路。区域政府的建立和发展,需要采取加快区域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化进程,逐步建设区域政府间协调机制,建立区域管理委员会和其他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以及培育有利于合作的社会资本等多元并举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5.
从胡文化“汉化”看生态环境的迁移对文化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文化特质的形成 ,除受政治经济影响外 ,还受特定生态环境的制约。胡汉两大文化体系的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应 ,文化的发展一旦脱离了与自身相适应的环境 ,就势必要出现势能上的劣势 ,并逐渐与异地文化相溶 相似文献
66.
从意识形态到历史科学--穿越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叙事"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历史表述都存在叙事问题,即从特定的认识论、审美和道德结构来表述对历史的理解。叙事问题也即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科学,它坚持现实与理论之间的辩证法,并因此保持对自身意识的自我批判,从而借由历史叙述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张力通往历史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叙事问题的解决方案,亦应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反思的基本依据。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进行检讨,需要从学科、理论和现实取向三个方面审理我们对这一历史进行表述的传统模式,从叙事角度提高我们的方法论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67.
胡宝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0-117
御史是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主体,也是中央集权兴衰的一个缩影。一个绕有兴趣的现象是,唐代御史在官僚制与社会舆论中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在官僚制中,御史始终处于“清官”和清望官”序列,而且后期御史大夫与中丞的官阶较之前期还有所提高。但是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前期称之为“法官”的御史,后期则被称为“法吏”;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而后期出使在外的御史却常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漫骂乃至殴打。文献中关于御史的这两种不同的记载并无抵牾之处。一方面反映出唐代中央力图从官僚制上提高御史的地位,强化中央集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又无力改变中晚唐时期出现的“轻法学,贱法吏”现状。在这种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唐后期的御史构成、秉公执法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弱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
69.
羞感是指人的指向超生物性目的的精神意向在回首自己的身体时,发现自己被束缚在一种深受时空限制的心理情感体验和生存处境。羞感有身体羞感和精神羞感之分。羞感与谦卑、尊严感、献媚等情感之间存在着区别和联系。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羞感的逐渐衰退,从而使整个道德具有了功利主义性质。舍勒的羞感理论,对于我们思考今天的伦理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0.
我国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包括全面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活质量理论。构建公共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应考虑系统化原则、科学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双向指标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