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202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89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617篇
理论方法论   168篇
综合类   2198篇
社会学   102篇
统计学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自从1996年世界银行启动反腐败战略以来,经过多次调整,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多渠道、全方位而更有针对性的反腐败战略框架。通过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和管理、严格审查融资项目中的贪污贿赂、援助各个国家的反腐败活动、在国家援助战略中倡导反腐败、支持国际性反腐败合作等措施,世界银行在反腐斗争中发挥了卓越作用。总结世界银行反腐败的经验和特色,尝试提炼出可供中国借鉴的做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泡沫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必然现象,无疑,泡沫经济有害无利。本文从资产市场角度,用统计推断理论,来构造泡沫经济预控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在企业文化变革及融合过程中,员工对于企业高层所倡导的新型价值观的态度和认识不尽相同.如何促进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合是形成企业共享价值观的关键.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及对比论证,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探讨企业共享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及有益的启迪.得出如下结论心理契约是推动企业形成共享价值观的原动力;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与员工间良好的心理契约,在此基础上促成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4.
"寻根文学"的精神谱系与现代视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忠 《河北学刊》2006,26(3):131-136
寻根文学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它既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自然延伸,也是文学现代性生成的阶段体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是启蒙话语的重新续接。虽然它的文化内涵和审关属性与其寻根宗旨存在偏离,但置于现代性视野中看,它是有着自身特殊的精神谱系和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钟洁  皮方於 《民族学刊》2020,11(5):1-6, 127-128
旅游业一直是西部少数民族村寨脱贫致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产业,也必将长期伴随着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发展的整个进程。本文在阐释乡村振兴、乡村全面振兴概念基础上,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民族村寨发展面临的乡村衰落困境,提出旅游业能够促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是其最显著的特点,探索分析中国特色的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并按照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三步走”目标任务等一系列中央精神指导,尝试性提供旅游业促进西部民族村寨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6.
邢崇 《民族学刊》2020,11(4):52-58, 129-130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107.
对3所大专院校,共计250名理工科学生的口语交际与沟通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以调查为基础,对他们的口语交际与沟通能力的现状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方法,旨在为高校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科学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08.

There have been many advances in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of recurrent event data in recent years. Multiplicative semiparametric rate-based models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ials, as are more general partially conditional rate-based models involving event-based stratification. The partially conditional model provides protection against extra-Poisson variation as well as event-dependent censoring, but conditioning on outcomes post-randomization can induce confounding and compromise causal inferenc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l misspecification in semiparametric marginal and partially conditional rate-based analysis through omission of prognostic variables. We do so using estimating func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109.
Our case study focused on the adoptive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two female Chinese adoptees over the course of five years (from when they were 7 and 9 until they were 12 and 14 years old, respectively).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doptive parent’s and family identities through six interviews with the adoptive mother, adoptees’ behavioral adjustment reported by the mother, two unstructured observations, and exploration of adoptees’ narratives. The study was guided by a narrative-based framework situated with the cultural socialization approach. Results highlight four central themes: 1) becoming Chinese-Americans; 2) meaning related to adoption is both spoken and unspoken; 3) a we-ness identity, and 4) social-cultural contexts of identity work.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incorporation of adoption and the adoptees’ race and culture into the adoptive parent’s and family identities. Findings further illuminate that one’s identity is developed within personal, familial, and social-cultur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110.
宣告死亡为民法中一良好制度,自应贯彻私法自治原则,申请与否由利害人定夺。惟现代民法从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公权力于民事主体行为有损社会公共利益时亦得直接介入。这与私法自治不相冲突,反而是对私法自治的完善。因此,失踪人无利害关系人,或虽有利害关系人但不提出申请,而不申请已经或将会造成社会公共利益损害的,人民检察院可提出宣告死亡申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