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走进首都,便有着繁华似锦的都市韵味,在城市的郊区我们亦能见到高楼林立,但令人意外的在一个叫做九棵树家园的小区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合法性权威的阐释,开辟了组织合法性研究的"经验主义"传统;帕森斯继承了韦伯的理论并加以完善,强调价值系统的重要作用;哈贝马斯从"规范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的组织合法性思想进行批判和重构。此后,新制度学派关于合法性机制的理论,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一切组织领域;战略管理学派则视合法性为资源,通过对组织的合法性战略、战术的分析,强化了组织合法性研究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知识共享经济为知识生产、交易、传播提供了崭新的模式和渠道.为促进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双边市场特征出发,综合考虑知识产品时效性和社交特征,构建多阶段平台最优定价模型,并通过知乎Live实证数据实现模型参数估算和数值求解.研究表明:1)本文所得的定价策略与平台实际运营情况相符,并同其他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先进性;2)在平台发展的初创期和成长期,用户规模的扩散率和初始规模对平台定价策略均无明显影响,但在成熟期初始规模对平台收益有正向影响;3)知识产品时效性及社交特征所影响的主体不同,产品时效性越大对平台发展和运营越有利.产品社交特征对平台成长期有正向影响,但对成熟期造成负向影响.时效性及社交特征对平台影响具有叠加作用,且社交特征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
理想化方法与理论模型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从哲学认识论、方法论的角 度考察了理想化方法与理论模型的概念、建构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应注 意的问题等,认为在科学研究与实证分析中运用“理想化方法”,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 规范。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在艺术道路上的执著追求与不断创新赋予了他的作品无尽的生命力,张晓刚被誉为四川画派中的常青树。他从1980年代初的默默无闻到当代最有价值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经历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的成长岁月,他成功的背后存在很多因素,本文试图从其艺术追求的三境界角度来挖掘其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对三十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建设与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综述,同时也对该学科多年来积聚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做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下高等教育管理提出进一步研究与发展的思路,以求抛砖引玉,引发对我国教育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由资本竞争进入人才竞争时代,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各国都展开了对掌控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争夺战。"人才短缺正成为全球企业的最大障碍。"这是在最近举行的全球跨国企业论坛上,各国企业发出的共同声音。有专家指出,企业面临的人才"瓶颈",将削弱各国的经济实力。各国企业最缺乏两种  相似文献   
19.
孙晶 《决策探索》2013,(20):18-19
语言不仅是文明的平台,也是实力的载体。“软中带硬”才是汉语在争夺世界话语权中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海外学习中文的热潮,直接的动力是中国硬实力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印度哲学关于"无"与"有"的概念和纷争,以及引申出来的"无我"与"有我"的论争,历来就是印度哲学的主要命题,也是正统派哲学与非正统派哲学的理论分界线。佛教是持"无我"的观点,但是佛教否认"有我"与吠檀多派承认"无"并非同等意义上的相似,而是具有根本的区别。其实佛教内部存在的无与有的论争,是关于是否承认一切事物皆有基体的问题。日本"批判佛教"认为:佛教承认如来藏的存在,也就是承认"有我"。将佛教内部的纷争放在印度哲学思想的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佛教与婆罗门教之间有相互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