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在民国时期,除第二次国际劳工大会外,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了历次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组织通过或提出的关于国际劳动及社会保障的公约和建议书,为民国政府劳动保障立法提供了可资参照的国际标准,也推动了中国劳动保障的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宏观层面分析了有关孤独症人士的社会政策,认为孤独症人士服务保障体系除总体建设状况滞后外,还存在重关怀与预防、轻发展,重视国家、个人和家庭的政策主体作用,轻视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重政策制定、轻执行与评估,重儿童轻成人,重城镇轻农村等"五重五轻"的倾向,这说明孤独症人士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亟需以社会政策理念为指导逐步完善。具体而言,应当从满足孤独症人士需求和增进其福祉出发,将其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畅通孤独症人士或其监护人表达诉求、参与决策的渠道,培育和支持社会第三部门的发展,根据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合理配置关怀、预防与发展性的政策内容,构建灵活多样、能满足差异化需要的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开始向近代嬗变,慈善观念演进为国家责任观念,重养轻教的消极救济观念演进为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观念,道德色彩浓厚的济贫救困观念演进为"全民救济"观念.理念的嬗变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进而在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社会救济法规中化为国家的立法诉求.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国民政府的社会保险立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民政府草拟的第—批社会保险法规是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化的有益尝试,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社会保障模式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国民政府的社会保险立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国民政府草拟的第一批社会保险法规是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化的有益尝试,也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