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2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98篇 |
社会学 | 10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领域存在着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的问题,政府资金“跑、冒、滴、漏”现象较为突出。现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在核心管理层建立统一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在中间层设立建、管、用三分机制,在外围层健全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的改革建议,以期避免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失控现象,解除财政投资压力。 相似文献
72.
陕西作家安武林已在多维视景内开掘出了自己的儿童文学话语空间。童话、小说、童诗、散文,各文体的感性书写都印刻了其在童年境域内强烈的诗意追寻。其创作辐射到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涉及、思考的儿童文学命题广泛而深刻,系统关注分析其创作,彰显其深层的童年精神世界,对于推进当下儿童文学的本体认知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文章利用16家上市银行2009年至2011年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对上市银行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状况与其财务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2009年的绿色信贷信息披露率只对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有显著正面影响;多个绿色信贷指标披露与否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影响大部分呈现出时间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74.
论童话的本质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利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22-26
从理论角度对 2 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界一直热切关注的一个美学命题——“童话的本质”给予了全新的理解。认为传统的以成人为中心的童话立足点与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童话观片面狭隘 ,没有透彻把握住童话的本质属性。突破这一思维定势的局限 ,应当从两个观察点重新切入 :考察童话的历史发生、追溯其原初艺术品质 ;以儿童视角切入透视童话的现实生成。这样就会发现“童年精神气质”是童话一以贯之的、亘古不变的本质属性 ,这一本质属性对于当代人类精神家园的营建会产生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5.
李利佳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2-83
在高师音乐教育中,键盘乐已很普遍,其中以钢琴教育为中心。研究钢琴教育的规律,尤其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寻找一种实用并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更具实际意义。近年来.本人在实践中通过总结和借鉴别人的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找出差别,因材施教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接受的启蒙教育程度、内容和方法均有不同.决定了他们的起点不同。加 相似文献
76.
李利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4-46
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误区的调查和由此而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阐明:只有从打破旧的思维模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努力创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等几个方面入手,才能够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 相似文献
77.
旅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在留学生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1919年以前,旅法勤工俭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运动”,仅仅是这一“运动”的初期。虽有日益兴旺发展之势,但就全国而言,响应者并不热烈,直到五四运动以前,我国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还只有几十人,影响并不大。1919年至1920年两年间,旅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全国形成了空前规模的热潮,达到一个全盛时代。在这两年中,华法教育会先后组织17批,约1900多名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不但人数众多,而且范围很广。从文化程度看,有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从职业看,有教员、… 相似文献
78.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法律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外法律思想史和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无论中国古代《吕刑》提出的“德主刑辅”思想,还是西方思想家关于二者关系的系列论述,都对当代法律伦理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相似文献
79.
李利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6):69-71
隐私权作为一种典型的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烈,关 于隐私权引起的法律诉讼日益上升。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为隐私权独立立法,导致实践操作较差。因此,为隐私权立 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0.
李利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发展之初的儿童观呈现为“儿童本位”的特点。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 以成人为中心的“儿童教育观”成为主流并一直持续到新时期。在处于文化转型期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儿童教育观”中以成人为中心的一元价值观逐渐消解, 儿童作为个体生命现象, 其主体地位开始回归。本文在考察中国现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 提出在成人与儿童的两极世界中, 一种双主体规律的实现将是建立新型的当代儿童文学儿童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