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王川 《中国藏学》2012,(2):58-66
文章介绍了新发现的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政务科科长戴新三先生居藏4年的日记——《拉萨日记》(1940—1944),作者从中节选和整理了1942年10月至12月的10余日日记,并作了必要的注释,以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基本史料。  相似文献   
32.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集成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集成化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介绍分析,提出了在集成化设计过程中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一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优化作用;在建筑建造维护运行阶段帮助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参与设计人员的同步协调.  相似文献   
33.
王川 《中国藏学》2015,(2):5-15
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日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分析李安宅先生早期学术发展的轨迹,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必然学术逻辑。文章指出,李安宅先生在非常年代回顾自身学术发展史时自称"文化买办",恰恰是其早年的中外学术文化浸润、其人游学中外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的缩影。此外,他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人生,还是当时一大批学者民族本位、"学术报国"式爱国情结的体现。  相似文献   
34.
为实现抛光时间最优的目标,课题组对自主研发的柔性抛光工业机器人抛光轨迹进行了合理规划。从表壳的表耳处取得一系列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的位置点,通过求解逆运动学方程得到相应的关节位置,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各关节的轨迹曲线;用B样条曲线的控制定点约束代替运动学约束,并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出时间最优的时间节点;在此基础上,规划得到满足时间最优的非线性轨迹曲线。研究表明: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能够很好地避免传统遗传算法的“退化”现象,更快地求得最优解,即抛光工业机器人的抛光工作时间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35.
关于民国中后期(1940—1949)西藏地方的初等教育状况,学术界的研究除了“国立拉萨小学”之外,尚不多见。本文根据中国台湾新公布的国民政府行政院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档案,复原当时西藏工布江达一地的“江达小学”,叙述其创办始末,归纳其创办的实际效果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6.
中国和欧洲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丰硕成果,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方面均产生了飞跃式量变,实现了对话磋商机制化、互联互通体系化、贸易投资顺畅化、金融合作多元化与人文交流共同体化的质变,为中国与欧洲各国发展治理成效的提高以及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注入活力、塑造样板、提振信心。但依然面临着美国霸权主义干涉、欧洲内部逆全球化潮流和全球秩序不稳定性持续增加等国际挑战。然而,双方在构建亚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辟绿色丝绸之路和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等合作领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37.
流变与书写:日本文学对“朱买臣故事”的受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川 《学术界》2015,(1):190-200,327,326
奈良、平安时期物语文学是"朱买臣故事"日本受容与改编的萌芽期,室町、江户时代是逐渐向画坛与文坛扩散的兴盛期,明治时代与二宫金次郎"负薪读书"故事的融合是其新生期。本文试以"朱买臣故事"为典型个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变异学研究为理论依据,厘清日本古代文学对"朱买臣故事"受容的历史镜像与流变脉络,析解该故事在日本历史存在和客观实在背景下师承与受容、改编与创新的异质化现象,探究文学质素跨疆域、跨语言、跨文化传播的逻辑规则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8.
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爆炸并引发了核泄漏,核泄漏对日本以及周边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这次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重新审视核电的安全性。在核电行业没有解决安全性之前,大部分国家不再审批新的核电站建设项目,这些国家由此引发的能源需求缺口将由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填补。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石油的清洁性优于煤炭,因此,石油的需求将增加,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另一方面,日本工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日本对石油的进口将减少。二者共同左右国际油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39.
在刘原、阿旺单增合著《中国西藏邮政邮票史》等学术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史料,对近代中国藏族聚居地区邮电事业的起源、出现及初步发展,以及其对近代中国藏区现代化起源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指出,从晚清开始,近代邮电事业就逐渐在中国藏区萌芽、出现,并在1950年西藏昌都解放前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文中还纠正了法国人董尼德(P-A.Donnet)《西藏生与死:雪域的民族主义》等相关说法的不确切之处。  相似文献   
40.
《唐物语》第十八章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改编,因历史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及受众群体不同,在改编过程中必然发生对文化背景的过滤、人物形象变异与故事情节的改编,即文学在异域空间的嬗变与书写.以李杨爱情故事东渐为主体从历史文献学、传播学和比较文学等研究角度探究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嬗变、书写、创新及该故事日本化的实现条件等,以期增进文化间的互读与互解、文学视域的互审与交融,从而促进海外汉学与域外汉籍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