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0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01.
以协商民主视域审视“乡政村治”体制的现实运行可以发现,“乡政”与“村治”衔接互动不足、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村权”失控、社会协同乏力、群众参与不足和法治滞后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实现乡镇政府管理与乡村社会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改革党的基层领导方式,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多方参与实质性推进和健全法治保障,就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402.
孙久文  胡安俊 《河北学刊》2012,32(1):158-1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突出的区域问题。主体功能区划旨在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本文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核心思想与创新点,指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着力解决的四大区域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确定地域主体功能、重构考核标杆、实现生态价值、提高生态承载力与发展潜力四个方面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03.
言语活动的重要性是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充分认识的。孔子指出他的学生中“言语宰我、子贡”(《论语·先进篇》)。《诗经·大雅·板》里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孔子的语录。孔门四科中的“言语”正是指出使于四方,为本国利益进行策辩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404.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申请专利越来越普遍,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面向大学生专利申请服务平台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分析调查结果,对大学生专利申请情况与其存在的问题做出统计,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平台开发可行性,为针对大学生的专利申请服务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5.
确立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探索出的客观规律和经验总结,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可知,党的领导核心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心骨、定盘星和压舱石,确立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前途命运、事业兴衰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党一定要有一个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的领袖作为核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在政治建设、国家治理、各项工作等各方面捍卫好核心,维护好核心。  相似文献   
406.
高等教育发挥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河北工程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构建以大工程文化为引领,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竞赛、校内外协同、身心健康教育发挥辐射作用的"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育人平台、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教学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带动河北工程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07.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建构,就是要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为核心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化。首先,以法治认同创新其法治思维。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容包括概念内涵和核心要义两个方面,对其法治建构坚持底线思维。其次,以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其法治方式。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工作重点在于始终突出其首要任务和关键内容,对其法治建构坚持系统战略思维。再次,以法治教育提升其法治保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困境则在于不断拓展其实践路径和落实机制,而根本在于缺乏人才保障,对其进行法治建构坚持精准思维。  相似文献   
408.
保虎 《民族学刊》2022,13(12):49-58, 151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及繁荣问题,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法宝,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民族工作,亟需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和培育路径。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摸索中,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过程。文章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利益角度出发,阐述了建党百余年来国家民族政策发展脉络,梳理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里程碑意义,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及祖国统一,从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和谐高峰。  相似文献   
409.
虎有泽  张博文  李辉 《民族学刊》2022,13(12):23-31, 14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来布局谋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政治性、统一性、稳定性、历史性、普遍性等五个理论特征,还有显著的时代意义,我们可以从组织路径、政治路径、思想路径、物质路径、社会路径、法治路径等六个方面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尊重差异追求共同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