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花样年华的美丽倩影谁不想永远珍藏?玩过了户外摄影、主体成相,试过了婚纱照、明星照,看够了现代科技再现出来的真真切切的自我之后,都市女性们又在寻找可供观赏的新自我——“似与不似之间”的自我。  相似文献   
12.
赴池上楼吃饭,席设正厅,寒喧之后便入席。池上楼尽管已改为茶室,但壁间还有些名家真迹。正厅墙上挂着的便是吾乡前辈孙诒泽的篆书四条屏。应酬有点无趣,要无话找话。大家无语时,我便端详正对面的这四屏书法,努力去辩认每一个篆字。孙诒泽是民国时的大书法家,他写的大篆气势昂扬。本人学浅,不识的字比识的要多。认字时,我注意到该件书作的上款为震轩先生。震轩即是张棡,也是本邑乡贤,曾做过夏承焘的老师。鄙斋收藏的  相似文献   
13.
家父书斋名“挹西堂”,取挹西注中之意,是俞平伯先生题的字。俞老先生的字有些拙,文气十足。论书法,其祖父俞樾要好很多,他的隶书有自家面目。我藏有他的一幅小字,是摘录程子四箴之一。几年前得之于扬州文物商店。其实我是一直想要一幅他的隶书对联。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杭州的一场拍卖会上见过一幅,四尺对开,写在红色宣纸上,最后落槌价也不过三千余元。可惜那时一闪念,没有要,现在价格已涨了十倍。  相似文献   
14.
在几个专业的书画拍卖网站上,不论是输入“郑岳”还是“郑曼青”,都显示“查无此人”。这位被大干居士称为“其书其画,殊非常人所及”的名家在他百年之后,几乎快要被他的父老乡亲遗忘了。生于1901年的郑曼青(原名岳、号莲父。又号玉井山人)是我们温州人。他10岁开始学画,师承永嘉画派的代表人物汪如渊。汪如渊是画菊能手,因此郑氏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多妻妾之奉,生子凡十六人,都以“克”字为名。唯第二子克文不喜政治,而好金石书画,被视为没有出息。据说,袁世凯曾对他说:“文物有什么意思,我死后,我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我辈当然比袁二子更没出息,竟然还以收藏他的书画为乐。去年五月,上海国拍有古籍拍卖专场。那天正是我的生日,我太太说要给我买个生日礼物。于是这张袁克文的信札就成了我的binhday qift。这是张写给木师大人的便条,希望他将一本宋版书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木师是谁?暂无可考。“颇急急一睹为快”几个字,就显露了袁二公子对好书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有幸收藏黄宾虹致芚公信札一通,两页。黄老片言只字,在今天都已弥足珍贵,因此不敢将此装池,仅是托在一个精致的镜框里,挂于上海公司办公室,朝夕相对,历史扑面。黄宾虹是现代画坛的领袖级人物,无庸赘言。收信人为芚公,乃黄氏故交,他叫许承尧,是近现代著名诗人与方志学家。先生字际唐,号疑庵,曾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梅调鼎去世100周年。他的书法极好,不过,我留意他,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法,而是作为温州人,我知道家乡有家叫“五味和”的百年老店,至今还闪烁在五马街口的那个金字招牌就是梅先生的手笔。  相似文献   
18.
末代衍圣公     
刚去了趟孔府,对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印象颇深。正好嘉德上拍他的一张信札,鲜有人关注,于是有幸收藏。手捧这张书札,第一感觉是宽大气派,论尺寸,比今天的普通A4纸还要大一轮,并且四周还饰以龙纹。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一张信札吧,想想也是,当时的孔府,可号称“天下第一家”。  相似文献   
19.
杨柳楼台     
知道方约是老乡,于是买下这通信札。方介堪、方约、方去疾,温州方氏三兄弟于中国印坛是个有价值并有趣的现象,惜至今无人做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20.
1.他输了.背起了她 安可看了尼娃一眼,转过身,对着她弯下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