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陈波 《人文杂志》2004,(3):185-189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对分离并至二元分立的互动发展过程,孕育了西方法治秩序形成的基础,同时也使西方法律职业向现代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诉求.本文立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过程中,西方法律职业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试图以此说明现代社会中的法律职业是国家和社会相对分离并至二元分立状态下的产物,以及法律职业在国家重建和市民社会自主化运动中所引发的权力与权利的界分、冲突和整合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2.
"being"是由"Sis"(如Godis)这样的句式衍变而来,是系词"tobe"的现在分词形式或动名词形式,它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涵义就是"有"、"存有"(there-is)或"存在"(existence),由此派生出西方哲学史上关于"being"或"existence"是不是一个命题的逻辑谓词的长期论战。如果让"existence"(存在)不带时空含义、不具"现实性"意涵,则"存有"就是"存在","being"即"existence"。相反,如果让"existence"(存在)带上时空含义、具有"现实性"意涵,则"存有"不等于"存在","being"不等于"existence"。此外,"being"还与"实体"(sub-stance)、"本质"(essence)和"真理"(truth)有密切关联。"存有"、"实体"和"本质"都是把一个事物的一切具体特性P、Q、R、T等等抽象掉之后所留存下来的载体或基质,是决定一个事物之所是(what it is)或自身同一性的东西,是作为"存有物之存有"(beings qua being)。因此,国内哲学界先前把"being"译为"存在"或"存有"是有根据的,并无大错。"从古至今,一‘是’到底"的理解、诠释、翻译西方哲学的路径或策略,在理论上没有充分的根据,在汉语哲学实践中也行不通,因为它会造成许多完全无法理解的汉语句子,如把"是是是,不是不是"作为对"Being is being,not non-being"的汉译。  相似文献   
123.
应用复射线瞬态谱理论分析了复点源脉冲波束在理想导电圆柱腔内和理想导电平面上的散射,讨论了复点源脉冲波束在理想导电平面和理想导电圆柱腔内凹曲面上的反射和散射情况。复杂的多界面导体散射体,如二面、三面角反射器与飞行器圆筒进气道等大多可由以上两种界面组成。  相似文献   
124.
协调新时期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十大思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使得利益矛盾成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问题。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及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可遵循十大思路——利益增长的思路、利益统筹兼顾的思路、利益共享的思路、利益综合的思路、利益保障的思路、利益补偿的思路、利益关系制衡的思路、保证根本利益的思路、社会公平公正的思路、及时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5.
在新的世纪里 ,学报编辑必须用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来审视和运作学报工作 ,紧紧围绕“开放、创新、特色、效益”的改革思路 ,加大力度推动高校学报的发展。“开放” ,是针对“封闭”而言。长期以来 ,高校学报“一校一刊”或“一校几刊”的办刊模式 ,一味强调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结果导致了高校学报的自我封闭、自产自销 ,在断绝了高水平、高质量外稿来源的同时 ,也封闭了学报自身的发展空间。这种办刊方式 ,与当今“开放与交流”的时代主旋律明显相悖。对此 ,笔者认为 ,应将学报放到一个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合作与交流的大氛围、作者与读…  相似文献   
126.
随着智力因素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认识企业中高级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地位,恰如其分地给予其应有的评价,是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从智力产权的概念出发,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7.
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文汇社区在创建学习化社区过程中,发挥社区优势,优化学校、家庭之外的教育时空,把社区打造成“八小时之外的学校”,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社区学习环境。文汇社区关工委的做法得到了2005年全国关工委宣传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28.
黄金之开采、冶炼和制作情况 1、开采 关于西藏出产黄金的最早记载来自于西方。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波斯帝国的第二十个太守领地印度,每年要交纳比其他地方多得多的税贡,共金360塔兰特;印度人如此巨量的金主要是从北部地区去偷来的,那一地区的掘金者是蚂蚁,所以这种金又叫做蚂蚁金。  相似文献   
129.
作者按语:冯·赖特(Gerog Henrik von Wright,1916~2003),20世纪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于2003年6月4日去世.德国教授乔治·米格尔(Georg Meggle)主持编辑<冯·赖特纪念卷>,邀请我撰写一篇纪念文章,因为从1996年开始,直至冯·赖特去世之前,我与这位伟大人物发生了密切交往,甚至可以说,建立了某种私人友谊.1997年9月至1998年9月,我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冯·赖特那里做访问学者一年;我接到他的最后一封信是2003年2月20日,这距他最后去世仅132天;我撰写了专著<冯·赖特>,1998年由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出版;我主持编译了他的中文版文选--<知识之树>,2002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如此等等.在下面的文章中,我概述了与冯·赖特的交往,披露了他给我的27封信中的11封信,并把下述两者作为附录:一是1997年我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对他的访问记,二是他为我主持编译的他的中文版文选<知识之树>所写的序言.我认为,这些东西具有文献价值,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冯·赖特的思想、学问与人格魅力;就我个人来说,写出这些也是为了寄托我对冯·赖特教授的缅怀与崇敬之情,并留作永远的纪念.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