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以概念发展为构建主线,阐述了"科学哲学"概念在苏联学术语境中经历的四个阶段,从中所折射出的光韵照亮了苏联社会经济状况变迁的某个历史断面。全文依"科学哲学"概念在苏联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展开,抑扬之意内蕴其中。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中国人"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人"并非是完全同一的,实践型精神家园与传统型精神家园在现实生活中层次分明.应从解析儒学"人伦日用"化的途径入手,先厘清"传统的精神家园"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家园"的异同,然后寻找一条通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援"儒"入"马"、儒学"例外"是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阶级”一直是我们切分人类社会的理论之“刀”.我国、欧美学界对阶级理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争论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阶级”与阶级的“名实”问题、“阶级结构”测量与计算的问题、“阶级”的形态问题、“阶级”的界限问题,等等.我们认为,首先,只要人群分类的条件存在,阶级必然会一直存在下去;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理论的“阶级”也有与时俱进的必要,毕竟它的发生场景主要在欧美,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过去那些缺乏实证数据支持的理论自言自语.  相似文献   
14.
萨特认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非人”的哲学,因为它完全将主体的能动性排除在历史进程之外,苏联哲学体系中存在着一块“人学空场”。要想清楚人是什么,就必须先解决人指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一即对象指谓的方法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苏联哲学界和西方哲学界分歧甚大。实际上,是否存在不是问题,是否同一才是问题。和谐总是和差异相伴的,只有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才可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从纷繁复杂的苏联哲学发展历程中抽取出了一些具有贯穿性的特征,并阐述了正是这些特征将社会实践与理论哲学不分彼此地完全混合到一起的主要原因。虽然"过去"有过去的理由,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学术型哲学与实践理论不应彻底混为一谈,此岸与彼岸之间还是界限分明为好。  相似文献   
16.
一个本体而不是三个本体,一个本性而不是三个本性,三个位格而不是一个位格,这既是对上帝“三位一体”理论较早的诠释,也是波埃修斯天学理论想要论证的主要标的.波埃修斯对《圣经》的诠释既是为了打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教之门,也是对古希腊哲学体系中某些理论的传播和应用.这一诠释折射出神学教义完善自身逻辑的需要,以及人的思维方式由“多”到“一”的一个改变过程,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知方式由观察法到归纳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18.
列宁虽然没有专门的关于思维方式的著作,但其深刻的思维方式蕴涵于他的著作中,并体现在解决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列宁以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维方式,创立了关于如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列宁思维方式对苏联改革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对世界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史学史的视野中,马克思“批判的历史科学”具有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学拉丁论文开始,马克思就进入到了史学研究的领域,随后也间或接触到一些经济史方面的书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结合黑格尔历史辩证法与《克罗兹纳赫笔记》摘录的政治史、经济史知识,给出了自己对分析人类历史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此后,马克思进入到“原本”的研究之中,其间也发表了一些专业的史学论述,如《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和《鸦片贸易史》等著述.晚年马克思逐渐淡出了论辩领域转而再次进入了史学领域,并摘录了欧美史家大量的著述.  相似文献   
20.
阶级流动性问题既关涉现实生活也关涉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理论根基。然而,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此问题却缺乏精细的解答,以致于一些关于阶级问题的理论困难长期困扰着人们,诸如阶级流动所指称的人群是阶级抑或阶层,该问题的研究对于无阶级社会是否有启示意义,等等。社会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那些为了将社会生活简单化处理而牺牲掉的关于阶级理论的"枝枝蔓蔓"也许正是我们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不可或缺的,应当重新使其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为我们全面理解阶级流动性问题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理论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