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57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91.
392.
一年一度考期近。笔者实地走访了一些学校,不禁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景所震惊:如今的考场,不地战场,胜似战场,不妨称之为“没有硝烟的战场”。现实录一组镜头,希望引起世人的思考,不再重复这些故事。 “多年生草本植物” 李盼16岁高中毕业,至去年高考已经复习到了第6个年头,同学、老师引用《植物》课本上的术语,称他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李盼的父亲是一所联办初中的教导主任,一连生了7胎才生了这么个“龙蛋儿子”,其余都是女孩。莫看李主任识文断字,可封建意识忒浓,他认定“丫头都是赔钱的货”,只给他们每人念个一两学期,识识自己姓名,出门做买卖能算算小帐不被别人欺就罢了。唯独这个“小老巴子”非让他读到考上大学不可。于是乎,李主任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副业,一家人种了39亩多地。一学期下来,学校里难得几次见到李  相似文献   
393.
女人是什么?女人应该是什么?女人能够是什么?…… 在男人与女人共担一个世界的今天,女同胞们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切地思考着.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用自己的行动,勇敢而潇洒甚至是痛苦地去体验着,创造着。  相似文献   
394.
关山隔不断     
淅淅沥沥的春雨,嘀塔嘀嗒地落在窗外。夜市五颜六色忽明忽暗的灯光把玻璃窗映照得光怪陆离;近处歌舞厅里柔情飞扬的歌声轻轻叩着窗棂……我将满城的诱惑关在门外,独守着一架单人床、一张陈年书桌、一把随时会散架的无靠背木倚,一盏吊灯慵懒地看着我和印在地上木木的坐影……  相似文献   
395.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产阶级应当要求自己的文艺作品达到“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原则。我们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坚持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396.
时髦君     
男人赶时髦真是可怕,就像一种扑克牌的打法:升级!那段时间,街上流行挎包,无论男女老少都一律挎个包儿。我家那个时髦君成了购皮包狂,自个儿用皮包全付武装起来不算,我也受惠不浅,肩膀挎的,脖子吊的,背上背的,车头挂的,车尾夹的,应有尽有。那一日时髦君出差回来,兴冲冲问我:“猜我给你卖了什么?”我不禁屏住气:  相似文献   
397.
布言布语     
对棉布的喜爱好像和阳光有点关系,在冬天里想着在太阳照耀下的棉花地里雪白的棉花,全身都会暖暖的。我喜欢闻在阳光下晒过的棉布的味道,这使它区别于所有化纤面料,只有它,会对阳光作出这样热烈的回应,散发出如此清新暖人的香味来。棉布紧贴着肌肤的感觉,温润随意,它庇护着你却不阻隔你的肌肤自由呼吸,就像你体贴宽容的爱人。我喜欢穿着布衣去郊外或乡下,那是对大自然最礼貌的穿着。如果运气好,在田里能找到晒干的稻草,穿着布衣往上一躺,身心都熨贴了。从前,“布衣”是平民的代名词,因为它寻常、廉价,是平民百姓的选择。达官…  相似文献   
398.
德吉草  央宗 《民族学刊》2012,3(6):15-21,96-97
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冈底斯山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灿烂的文化历史背景而闻名于世。在众多的神山中,只有冈底斯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作"神山之王"。它被世界上的许多宗教认可为世界的中心,并且在不同文化里以神话传说和宗教阐释的方式获得了相应的神圣地位。同时每种文化与信仰也在几千年的崇拜历史中不断发展衍化,在朝拜神山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理解包容和认可。冈底斯神山从原始崇拜到宗教认可的历史过程中维系了不同的文化,成为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自然环境保护以及传统文化的一个范式。  相似文献   
399.
近些年来,伴随着文化旅游企业快速发展,游客愈加关注服饰文化品位,而甘孜州藏民族服饰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甘孜州藏族地区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期间,应做好对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并通过相应保护策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挖掘文化资源价值,以此为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本文从旅游文化资源入手,对藏族服饰文化资源进行分析,探讨其历史变化、文化资源特征及价值,并对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开发藏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地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00.
德吉草  切排 《中国藏学》2023,(1):119-125+217
历史上的藏族千百户制度是朝廷对青海藏族部落头目委以官职而形成的一种基层管理系统,它的性质与士司制度的相同,主要在藏族牧业区实施。千百户制度在青海藏族地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历代中央政府的治边政策以及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千百户组织是千百户制度的载体,为该制度提供了发生相互关系的结构,将不同地位、角色和利益的个体联合起来,维持了秩序,且形成了更有成效的整体。千百户组织作为藏族社会的组成部分,在青海藏族的历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建立后,千百户制度被废除。文章对青海藏族千百户的形成过程、组织结构与权力变迁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