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40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3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最为特殊,也最为复杂.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只有正确处理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关系,才能使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才能进-步推进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才能有效地推进民族自治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42.
作为一门艺术,电视演讲虽然也是以"讲"为主,但是这种"讲"还要体现"演"。演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艺术手段,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3.
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蒙古族是较发达的文化民族之一。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并创造了与此相应的文学艺术。研究和总结蒙古族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及其规律,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对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4.
随青草绿水而游牧的肃北蒙古族,自古以来就在“苍穹为屋,草地为席”的辽阔草原上生活着,他们那天赋的粗犷、豪爽和自由的性格,尤其鲜明地表现在他们青年男女婚姻方面。就是在封建王公羁胖的旧社会,青年牧人的男婚女嫁一般也都是由他们自由  相似文献   
145.
觉醒的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着力描写的对象,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撞击,这些觉醒者们都走上了从追寻到幻灭、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道路,形成"圆圈"的生命模式.造成这类知识分子人生历程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鲁迅创作小说形象时的心态因素,更有当时社会心理、文化等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6.
147.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档案馆所藏清代寺院香火地亩册表明,当时土默特地区寺院拥有近万顷耕地及少量牧场.这些耕地主要以自种、租种、伴种等三种方式经营,另有少数典种地亩;各寺耕地多少不一,土地质量等级偏低,多为中、下等地;牧场已所剩无几,与阿拉特共用.喇嘛及暴徒人数众多,贫富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8.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具体问题,不断实现民族理论创新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谋划和推进民族工作,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原创性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飞跃,指导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全面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相似文献   
149.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键是生态文明制度的规范和保障,这就需要我们明确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制度的内涵,进而,了解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生态文明制度是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目的,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的总称,它是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0.
政策性担保机制通过发挥“第三方”抵押品替代功能有效缓解了“三农”融资困局。然而,“担保支农”是否必然扶持了政策期待的目标对象仍然存疑。使用内蒙古3市370个获得政策性担保贷款的农牧户数据,基于信息甄别视角检验了政策性担保机制对不同属性特征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政策性担保机制的投放逻辑为“政治精英俘获、反担保品优先”,这偏离了担保支农“扶持高成长性主体、弱化抵押担保”的政策初衷,该结论在考虑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偏向“政治精英”的投放策略更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政府干预程度高、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地区,政策性担保机制增加“政治精英”、反担保品特征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据此,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成长优先、避险前置、产业化布局、数字赋能等层面提出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