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110篇
综合类   228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在19世纪西方商船到达中国南部沿海之前,对中国清政权的最主要的外部威胁来自准噶尔,它是西部蒙古的一支。17世纪前期,准噶尔征服了西部蒙古其他各部:土尔扈特、和硕特和杜尔伯特,并且组织起了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整个18世纪,特别是在噶尔丹的领导下,这些部落从外蒙古向西扩张,直到它们成为中亚的主要政权。1690年,善于骑射的准噶尔领袖和他们的骑兵部队侵入了外蒙古,相继威胁北京和西藏。准噶尔的军事胜利震动了中国宫廷,  相似文献   
22.
夏尔巴人都承认是从西藏迁移来的,但在什么情况下及何时迁入却说不清楚。但却传颂着许多随后而来的各派喇嘛奇迹般的事例,可几乎没有夏尔巴人移入昆布、索卢地区以及建立现在村庄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尤为奇怪的是虽然如此,不少夏尔巴人却不  相似文献   
23.
名词含义的区分民族学(Vlkerkunde)本来的含义是研究所谓“原始民族”、部落文化、没有文字的民族或者没有工业的民族。今天则不同,民族学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同于Ethnologie(民族学),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东欧国家,等同于 Ethnographie(民族志)并包括民俗学(Volkskunde)。民族志学是侧重描写的民族学,其任务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某一个民族地区、部落地区或者局部地区的物质或精神文化财富。在英语地区则使用  相似文献   
24.
多庆 《西藏研究》2002,(2):106-110
农民的非农业化是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国内而言 ,沿海较发达的不少省市也是通过农民的非农业化走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前列的。相比之下 ,我区的农民非农业化进程却极为缓慢。 2 0 0 1年我区共有农牧民劳动力 1 0 0多万 ,劳动力在西藏农牧区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劳动力包括整劳力和半劳力 ) ,尤其在偏远的农牧区。因此 ,探讨具有西藏特色的农民就业之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我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截止 2 0 0 1年底 ,西藏农牧业人口总数达2 ,1 93 ,988人 ;劳动力人数 1 ,0 51 ,875人 ,其中男劳动力为 51 1 ,70 5人…  相似文献   
25.
察瓦龙,是西藏东南部察隅县境内的一个行政乡,位于怒江中上游卡瓦格博神山西侧脚下,与西藏芒康、左贡以及云南德钦、贡山、独龙江相邻。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察瓦龙鲜为被外界所知,故出现不少误读其历史文化之现象。其中,关于“察瓦龙”这一地名称谓来源,目前以“炎热的峡谷地区”作为解释见诸著作、论文、游记等,然此释义尚似乎有望文生义、错讹阙漏之嫌。  相似文献   
26.
27.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原住/传统民族利用土地及资源的文化实践存在关联。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如何与景观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如何以有助于生态系统持续更新的方式塑造景观。本文考察了传统知识和传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我们首先介绍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传统生态实践:自然演替管理,尤其是利用火而实施的自然演替管理。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泰加林生态系统中原住居民——主要是安大略西北部的奥吉布瓦人——利用火进行自然演替管理的例子。他们的传统实践与文化景观,促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机制的范例。向传统管理制度学习,这对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非常重要;这些目标能帮助当地人获得可持续的谋生手段。在保护传统价值和支撑当地人维生需要的诸多景观中,文化景观这种透镜,为理解何以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中多重目标(木材生产、非木材林产品、保护区和旅游)最为重要,提供了一种机制。使用更为宽泛、包容更广的保护定义和设定多重性、综合性的目标,有助于协调当地人维生需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社区参与式旅游开发是实现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相协调的旅游扶贫模式.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为实例,分析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的互动关系,指出实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的目的,应当努力构建社区参与式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如贫困人口参与旅游规划决策咨询机制、旅游经营与利益分配机制、文化和生态保护机制、旅游教育与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29.
安徽省天长市近年来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青虾养殖因投入低、产出高而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全市在精养塘发展鱼虾蟹混养技术,在湖库大力推广网箱养殖青虾技术,因而苗种供应已成为青虾养殖的“瓶颈”.而亲虾的收集和运输技术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苗种的繁育和供应。  相似文献   
30.
从生态学到可持续发展尽管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晚期,那时工业社会开始意识到污染和过度开采自然资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则很短。像18世纪的经济问题和19世纪的社会问题(它们都是当时的重大紧迫问题)一样,生态问题在20世纪走到了前台,它是为了回应威胁、危机与不断强化的意识(即人类是其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