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篇 |
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6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理论方法论 | 3篇 |
综合类 | 78篇 |
社会学 | 7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刘晓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42-145
在中国,“山水”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给人一种超然的审美享受.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既是真正的宇宙自然,又是最高尚纯化的人格世界,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其理性之纯,是返璞归真后的艺术真实,其境界之美,是山水画家的个性与灵魂传达出的生活神韵.中国人要做中华文化之美的传承者,就必须回到创生中国画的文化母体里修养身心,寻求祖先精神智慧的启迪,领悟这个优美民族超然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42.
刘晓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98-113
利用2014-2016年中国161个城市PM2. 5和PM10日数据,分析了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时空分异与动态演化。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空间层面,分析了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全国和各区域雾霾污染月均值变化轨迹呈U型,即夏季最低,冬季最高,春季下降,秋季上升。(2)中国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即存在空间集聚;(3)中国城市的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雾霾污染区域一体化态势明显。(4)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程度逐步下降,城市空气质量好转,城市雾霾污染的差异呈缩小趋势。(5)从全国层面来看,经济增长、公共交通运输强度、第二产业比重对雾霾污染产生显著的正的影响,信息化、绿化水平对雾霾污染产生负的影响。(6)从区域层面看,各种因素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有所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3.
在外语界,把图式论应用于英语阅读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把图式论应用于英语写作的研究还不多见。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学的现代图式论,解构英语段落修辞图式和语篇修辞图式。通过构建英语写作修辞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图式并运用图式来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更有效地实现外语写作交流目标。 相似文献
144.
刘晓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27-30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借助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4—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年文化消费支出高度相关等结论。建议通过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强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产品供给、发展教育、培养城镇居民正确的文化消费观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促进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45.
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高速化、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团队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模式。该文对团队管理的价值取向及其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以系统论的结构功能原理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团队管理效能发挥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46.
1、统计工作要确立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统计数据即不能存在趋势性的技术差错,又不能存在故意提供虚假统计数字的现象,只有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才能够成为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依据。而目前的情况是,浮夸之风有所蔓延,统计信息失其危险在增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各级统计机构和全体统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加数据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反对弄虚作假、提高信息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把搞准统计数据放… 相似文献
147.
刘晓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2):220-223
教育扶贫是促进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从内生驱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教育扶贫的内在价值和社会参与两方面分析教育扶贫多元投入机制的应然逻辑,并结合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发展需要,从谁来投、投给谁和怎么投等三方面提出优化教育扶贫多元投入机制的建议,为制定和实施教育扶贫的引导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