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0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史金波 《民族研究》2022,(3):50-55+139-140
认真学习《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对努力推进民族古籍的保护、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提高认识,总结经验,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部署,使民族古籍工作发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民族古籍要进行全面普查、定级分类,要加强业务指导和具体帮助,在物力、人力上给予倾斜。应适时举办全国性、地方性或专题性民族古籍展览,达到增长知识,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要加强古籍整理出版,统筹布局,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古籍优先整理出版,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化工作,建设民族文字古籍资源库。应对古籍深入研究,开掘其知识和思想内涵,得出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性成果。相关刊物应重视刊登对古籍有深入研究的论文,阐发中华文化精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古籍人才培养难度大、周期长,要分别对不同文种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培养,使民族古籍工作赓续传承,弘扬发展。  相似文献   
42.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阔端时期的西夏文《大白伞盖陀罗尼经》发愿文残叶的研究,厘清了西夏《大白伞盖陀罗尼经》的来历,发现了西夏文译本的译者及此前未见记载的西夏帝师和国师,也补充了西夏灭亡后此经在凉州地区不止一次刻印、流传的经过,特别是真实地记载了阔端信奉藏传佛教,拜藏传佛教高僧等觉金刚国师为师,为"凉州会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铺垫了思想和宗教信仰的基础,西夏时期接受、发展藏传佛教对"凉州会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西夏王朝在当时中国的版图中位于宋、辽、金、回鹘、吐蕃各政权之间,由宋朝的肘腋之疾最终酿成心腹大患.西夏以武力为基础,以经济为后盾,辅以外交手段,有国近两个世纪,除其注重军事,发展经济外,其统治者的治国理念,特别是对儒、佛信仰和其间关系的处理颇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5.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46.
47.
西夏出土文献很多,但所见碑石较少。2013年9月,河北邯郸大名县陈庄村出土了一方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所立夏、汉文合璧"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此墓志的发现增添了新的西夏文碑刻品类,是具有重要学术和文物价值的收获。鉴于此墓志是有元一代最早的一方西夏文、汉文碑刻,显示出元代西夏后裔的民族传承、墓葬特点和文化特色,具有特殊的文物和学术价值,十分稀见,建议定为一级文物。希望对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对出土墓志相关地区从民族学、社会学的角度予以调查,以便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史金波 《浙江学刊》2000,(2):159-160
古往今来,人人有生有死。丧葬,作为人生旅途的终点,它和当时的经济生活、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丧葬行为不断嬗变、发展,留下了漫长而曲折的足迹。当前人们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十分重视,对社会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丧葬产生很大的兴趣,想对它了...  相似文献   
49.
西藏现代化和西藏人权问题史金波一、西藏实现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上两大主题。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人类社会以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比拟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在努力寻求自己迅速发展的最佳途径。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50.
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藏西夏黑水城遗址所出土的藏文文献刻本,为目前所知最早的藏文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充分反映了印刷技术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