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1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1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公元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横贯内蒙古通辽市中部地区的新开河流域,出土了三批八件鲜卑金饰牌。这些埋藏于地下1800年左右的金饰牌,无论造型艺术、纹饰图案及实际用途均带有一种神秘色彩。鲜卑金饰牌不仅反映了古代鲜卑人的历史足迹,而且是萨满巫师通达上天和祖先,沟通自然万物神灵的圣物,亦是古代欧亚草原文化交流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92.
萨特根据明确表述的关于人的现实非实体性这一命题建立自己的学说。他象胡塞尔一样,认为人的特性问题首先是人的主观性或人的意识的特性问题。他是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方面来研究人的意识现象本身的。  相似文献   
93.
94.
95.
刑事和解是控辩双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对话和协商,就刑事纠纷的解决达成一致意见,从而终结诉讼,不再将案件移交法庭审判的活动。国家与被追诉人之间的"刑事和解"和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刑事谅解"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意义。目前国际范围内的刑事和解主要包括宽宥型、合作型和妥协型三种类型。我国和谐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语境下的刑事谅解有着不同的产生背景,但都旨在促进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协商。刑事司法环境的优化与刑事谅解机制的出现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应当以刑事谅解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和对理论界产生的影响,对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两种观念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倡在客观评价传统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和理性认识新型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功能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元化提供可能的空间,以达到研究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充分竞争的效果,从而推进刑事诉讼法学理论与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随着我国现代化转型过程的不断深入,地处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婚姻家庭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通过对近代青海藏族婚俗文化意蕴的阐释,描述和分析了青海藏族在现代化转型时期婚俗文化对其生育文化变迁和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本文通过大量实例阐明了图书馆工作在提高校师生道德素质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对华锐藏族使用汉姓的现象、原因及其渊源做了分析。指出华锐藏族的姓氏是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姓氏主要来自统治阶级赏赐姓氏、部落名转为姓氏、部落名译为姓氏、人名首字作姓氏、与汉族通婚随姓氏、以自然物获取姓氏以及崇拜伟人随其姓氏等等。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沿用了藏族固有的传统,且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这是历史的产物,是藏汉民族相互交往、文化融合的见证及结果,也是华锐藏区部落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