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句丽的族源过去一般都仅从高句丽王室的起源去考查,因而大都认为出自夫余或 貊。近年始注意从高句丽全族人民的来源去考查其族源。但由于以往文献仅载王室起源,而不载 人民起源,因此给考查其真正族源带来巨大困难。近年随着对高句丽兴起前该地区考古文化研究 的发展,提供了从考古文化考查高句丽族源的可能。本文全面综合了高句丽兴起前该地区的各种 文化遗存的族属,得出结论认为前高句丽文化是由夫余文化、夷文化、汉文化三种文化组成。因 此,提出高句丽的族源为夫余、夷、汉。并指出以后随着高句丽族的发展、汉人融入高句丽族者日益 增多。高句丽族最终成为以汉族为主源形成的一个民族。这是对高句丽族源的一个全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实践是多种形式实践的有机整体 ,是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它是产生好奇心、求知欲并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又是运用科学技术改造世界的手段 ,同时它又是人们道德信念产生的基础。因此 ,实践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室韦的起源     
室韦之名始见于北魏。但它在北魏以前曾否见于历史记载?如见于历史记载,又是以什么名称出现的呢?这个问题长期是一个谜。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众说纷纭,不能统一。笔者在探讨东北民族源流时,曾约略论及,但未能展开。为进一步探索,现作此文以求教于学者。 关于室韦起源诸说  相似文献   
14.
室韦,北魏称失韦,隋以后始作室韦。关于室韦地理的考证,前人已有很多论述,但意见纷歧,长期以来不能统一,影响室韦史的深入研究。本文试图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15.
民族源流的研究涉及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各个阶段。民族共同体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和共同的经济文化类型。这些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研究民族源流时,必须综合考虑所有特征,而不能仅据某一特征来确定民族源流。族名音近,可否据以确定民族的源流?每个民族都有一定的名称,有些起于自称,有些来自他称。一般来说民族称呼具有一  相似文献   
16.
“通古斯”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经传与史乘,但作为语言分类学上的一个术语,则已为中外学者所普遍采用。“通古斯”这一概念已被引入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史各领域。但由于对这一概念的含义理解得不准确,造成了各学科在使用上的不一致。为了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一概念,谨撰此文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7.
渤海的族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史上的一个民族,公元七至十世纪,它建立了一个地方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但它的历史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尚待深入研讨,尤其是它的族源,更成为学者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参加讨论。一、渤海族的主源是粟末靺鞨学者们对于渤海族有多源,既有粟末靺鞨,又有高丽遗民,意见是一致的。争论点  相似文献   
18.
三、继承前人成果 ,创建完整的科学的文明形成理论上文我们已分别讨论了近年流行的关于文明起源形成的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一要素诸说。不能不指出这些说法都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和充分的理论阐述。早在 1 9世纪 ,恩格斯就在摩尔根及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 ,全面探讨了文明形成的理论。恩格斯所提出的文明形成的各项标志 ,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且恩格斯还科学地论述了各种文明要素在文明形成过程各阶段中的发展变化 ,严格划分了文明形成各阶段的不同特征 ,特别是文明形成前的最后阶段———野蛮时期高级阶段与文明时期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