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77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361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经典作家,寓言体叙事是其作品中的基本叙事模式,对人性善恶的思考是其作品持久关注的主题.霍桑的寓言体叙事模式与其创作思想十分契合,他在丰富创新寓言体叙事艺术的同时,不断发展其创作思想,由清教传统走向人文主义.霍桑的叙事艺术与其创作思想相辅相成,二者的发展共同推动霍桑的文学创作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2.
文章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唯物史观诞生前夕具有思想奠基性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开启了关于社会领域人的问题的哲学转向,形塑出“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以人的现实生活状况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与社会关系、以人的感性活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思想,深刻阐明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渐次显露出对“社会中的人”和“人的社会性”的深刻洞见,已然构建出人类社会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丰厚充实的美好生活图景,为我国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3.
2002年6月26日,澳籍华人于京军所改编的室内乐《图画展览会》由澳大利亚室内乐团在悉尼歌剧院首演,获得成功。本文对其中的“漫步”主题配器进行分析。于京军先生的“漫步”主题用中提琴抒发个人感受,应用“音色旋律”的方法,制造“踏板”效果,采用拼贴手段细致地、准确地表现一个中国人对“漫步”主题音乐内容的理解,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分析于京君在第一次出现的“漫步主题”中的室内乐配器,能使我们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4.
本文着眼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实践”行动研究这一大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升科研水平的必要途径为切入点。通过针对课堂教学具体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提出行动研究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论述,本文尝试性提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及构建英语教师素质发展模式,以期为我省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35.
正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载体。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的保障和有效供给是保障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措施,而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有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决定,而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幅度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把我国的耕地面积保持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  相似文献   
36.
多元化的福利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从政治方面说就是人人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和义务,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地享有参与、管理社会的各项权利:经济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生活富裕;文化价值观念上追求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个人的信仰自由等。  相似文献   
37.
案例一:相貌歧视事件【案件回放】:出生在河南商丘一个普通家庭的秋子,2006年7月,毕业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并取得教师资格证。2006年12月1日,秋子与上海某教育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实习合同与外派合同。根据实习合同的约定,秋子在位于  相似文献   
38.
在拉萨市设计通风廊道,用拉萨的地形、河流以及风的走向来缓解拉萨的高原热岛效应.连接拉萨市的作用空间和补偿空间,增加空气引导通道,主要改善拉萨市作用空间的空气质量,减少拉萨的污染,改善气候环境,同时缓解拉萨市旅游旺季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39.
关于西部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定量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历程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地区差距的成因,指出了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危害及开发西部的必要性,在比较了现有政策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的西部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40.
邬焜和弗洛里迪两个"信息哲学"范式在评价信息科学,主张信息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提出信息哲学是元哲学或第一哲学,强调信息哲学在建设和谐、美好世界中的作用等方面具有相容性;但在哲学基本立场、对信息本质的把握、对信息世界的刻画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比较可知,信息哲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它是对以往哲学单一实体性思维方式的变革;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信息哲学作为信息时代的哲学形态,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