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1,21(4):5-10
商品的价值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根源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私人劳动或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基本矛盾.价值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社会表现,通过商品的交换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的价值量,即为由社会过程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了两种含义.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社会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客观联系,实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2.
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以其所有者将劳动力和生产要素作为商品提供到市场上进行交换获得货币收益来进行和实现的,由价值规律客观调节的市场价格是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是我们理解现实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扩大有效需求在于建立和完善市场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来看,有效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分配失调是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原因。要扩大有效需求,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4.
一、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已成社会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个人收入分配由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家集中统一分配逐渐朝向由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调节演变,分配主体日益多元化,分配方式更为多样化,个人收入普遍提高。但是,由于体制转换过程中新旧体制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不同的调节机制使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已成社会问题。首先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资料,1994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538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4797元,高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5.7个百分点;城镇集体…  相似文献   
25.
26.
“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市场化水平低,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农民尚未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用行政手段推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实行政府改革,确立农村劳动者和生产者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益,政府切实按照维护市场主体的权益和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转换职能,着力于发展市场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27.
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如何在作文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我的做法是:自主拟题、培养个性;自由表达,展现个性;实话实说、张扬个性;搭建平台、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28.
用经济和法律方法管理经济,使中国的经济管理模式由传统的单一行政管理型逐步转移到主要通过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轨道,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逐步实现中国经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①在这里,邓小平强调“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无疑是对建国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  相似文献   
29.
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张素芳社会主义阶段必须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贯穿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条红线,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深刻认识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所必须领会的精髓。一...  相似文献   
30.
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搞清楚发展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使我国建成“够格”的社会主义.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