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238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377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952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962.
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所云“太一”(大一),实际上是作为哲学概念的“太一”,亦即“道”之别名.“太一”之义,大致与《老子》之“道”、马王堆帛书《道原》之“恒一”、传世本《周易》之“太极”、马王堆帛书本《周易》之“大恒”、《礼记》之“大一”、《孔子家语》之“太一”相仿佛,亦可与古印度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之“唯一”参差比拟.它们是古人在探索宇宙生成、万物起源时所赋予的唯一的终板的根本者,惟因学派不同,故其称谓各异.追根溯源,“太一”说实属古中国“公共思想资源”之一,并非某家某派之专利.  相似文献   
963.
“丑”的观念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文学观念中有关“丑”的看法各不相同。自然主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丑”的观念的确立,这种观念的确立是以“人性”观念和“真实”观念作为两大理论支撑点的。自然主义中“丑”的审美价值在艺术形象、艺术情节、艺术内容及艺术语言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964.
随着Internet在全球广泛而迅速的发展,网络环境引起了许多负面影响,基于此,要从网络主体的伦理意识、网络信息道德制度建设和网络即时性和共享性去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促进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65.
村级班子处于最基层,它一头直接系着群众,一头紧紧连着乡级政府,是沟通上下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村级班子左右整个农村的形势。  相似文献   
966.
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艺术具有宗教性、程式化、民族性和象征性四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从根本上讲都是由宗教艺术的功能与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967.
莫言是中国当代最具"复调型的艺术思维"的小说家,他主张小说应该要有密集的思想,要有多种思想的冲突和"众声喧哗"。莫言小说复调叙事的艺术表现为:他改变了传统小说中作者控制人物的叙述姿态,建构怪诞的狂欢话语世界,并在矛盾和复杂的思考里赋予小说多元意识。  相似文献   
968.
彭肜 《天府新论》2008,(6):11-15
新时期以来,四川乡土美术先后涌现了批判现实主义、审美主义和东方主义三种艺术思潮,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艺术史意义不容低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川乡土美术的新进展对中国当代美术"文化身份"的确立和艺术意义空间的拓展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69.
农民对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与政府信任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在对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观体验上呈现出对制度认知的匮乏性、权利意识的淡薄性、冲突应对方式的趋消极性和暴力性、功能意识的工具性、社会参与意识的缺失性、社会公平感的低落性等特征。在这一新的制度实践中,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偏低,且受农民的主观体验的显著影响。在所考察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因素中,对制度的认知、公平意识和对冲突应对方式的选择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正相关,权利意识则与农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970.
(一)改革开放前,广东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长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以下。然而,自1978年以来,全省经济总量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同期3至4个百分点。15年后,以其占全国1.9%的国土面积和5.6%的人口比重,创下了占全国10%产出的业绩,跃居全国各省市的前列。除农业以外,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其占广东省22.01%的国土面积,24.99%的人口,实现了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近7成的成绩。而同期广东山区50个市县(见附件,以下同)却以其占全省64.62%的国土面积,41.45%的人口,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