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在介绍仲裁的起源及在国际上发展概况和我国仲裁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仲裁法颁行后重组的国内仲裁机构运行中的若干问题,并对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前景作了乐观的展望,指出我国仲裁制度在立法、受案范围、对仲裁的监督、仲裁程序、临时仲裁、仲裁协议等方面都将更加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32.
枉法仲裁罪之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刑法修正案>(六)草案中有关于枉法仲裁罪的规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反对设立枉法仲裁罪的观点认为,仲裁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契约性,仲裁机构是民间性的事业单位法人,仲裁员的行为是私人裁判行为,所以仲裁员对其不当仲裁行为应只承担有限的民事责任,而不应该承担行政责任,不应用刑法规制仲裁.  相似文献   
33.
对现代西方国家公开审判制度进行考察和比较,对中国民事公开审判制度的考察反思,并对健全和完善中国民事公开审判制度提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4.
农村土地承包引起的纠纷,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应分析其具体表现,找出其产生原因,研究预防对策,在此基础上寻找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35.
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于《乡土中国》中提炼的"差序格局"概念,引发了众多学者的经验考证和理论探讨。当前,以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论"为基点大致有三种研究路径:描述性、建构性和理解性。对"差序格局"的经典诠释应认识到它萌生的学术接力过程、经验和理论内涵、拟喻手法以及对理想型态与现实层面的探究,这对厘清许多争论大有裨益。"差序格局论"揭示了不仅传统中国,而且转型中国社会内核也始终是一个"推己及人",依次向外伸缩逐渐扩张的"熟人社会圈",这其中理解"意会"规则显得意义重大,需深入发掘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36.
土地争议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权益纠纷,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但是我国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做出相应规定。相反,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权属纠纷的行政机关强制介入制度,这种制度有许多弊端。因此,应该完善土地争议解决方法的立法,尽量保持与仲裁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37.
工业增长,直接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加,工业的增长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状况。而在我国,多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却一直难以摆脱速度压制效益,效益约束速度的两难境地.工业的发展未能与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现实的状况不能不引发人们对多年来通行的传统工业增长理论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8.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赔偿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索赔案件不同的处理结果,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应该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我国的救助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9.
尽管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从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 ,并且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保障了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但由于其行政色彩过浓 ,加上强制管辖和一裁两审制的实行 ,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且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故应分步骤进行改革和完善 ,首先应加强其独立性 ,其次是改变仲裁和仲裁机构的性质 ,最终实行向统一仲裁的回归。  相似文献   
40.
仲裁法实施十多年来,我国的仲裁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在于仲裁在全民中的认知度不高,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大力宣传仲裁法。省级司法行政部门作为仲裁机构的登记部门,由于其职能的原因,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对仲裁法的宣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应当充分发挥其在仲裁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