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略论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的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的时期,北方地区干戈不息,兵连祸结,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中原发达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事业更是受到极大的摧残。但是,在西北边陲的凉州地区,这一时期却儒学发达,名家辈出,人才济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兴盛时期。本文谨对这一时期凉州地区发达的文化教育及其出现的原因作些探讨,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魏拓跋族之封建化,前辈史家论述甚丰,因此,本文仅对史学界未及注意的二三问题作些探讨,以补阙漏,.故名补论,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拓跋焘在拓跋族封建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一般说来,拓跋族之封建化完成予孝文帝太和年间,但是,封建化和发生,却是在招跋族一踏进中原大门后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至迟,在拓跋焘统治时期,就已经十分明显了,因此,应该对拓跋焘的活动予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时期西域与五凉文化交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301—376年)、后凉(386—403年)、南凉(397—414年)、西凉(400—421年)、北凉(397—439年)等五个割据政权,史称“五凉”。其时,中原动荡,文事荒落,秦汉以来中原发达的学术文化遭到极大摧残,“既而中州极荡,或戎狄交侵,僭伪相属,生灵涂炭,故文章黜焉。”①然而在五凉政权统治的河西地区,却出现了一个学术文化事业空前兴盛的局面,学术空气浓厚,人才济济,名家辈出,以致“区区河右,而学者埒于中原。”②关于五  相似文献   
14.
北朝民族通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通婚,历代皆有,但处于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大趋势背景下的北朝时期,加之北魏、北齐、北周诸政权又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因此使得这一时期民族通婚的形式更为多样,涉及民族更为广泛,数量更多,影响也更为深远。然而,以往对民族通婚的研究大都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本文则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北朝时期民族通婚的形式、特点、影响诸问题做一些更为深入的考察与剖析。  相似文献   
15.
论苏绰     
苏绰(公元497—546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出身世家大族,九世祖苏则为曹魏侍中(《三国志·魏志》有传),父苏协官至武功郡守。苏绰是西魏政权的重要大臣,政绩颇著,时人称之有“王佐之才”,后代史家比之于“管子治齐,诸葛相蜀”(《西魏书·苏绰传》)。本文拟对苏绰生平、政治思想及其主要活动作一概述,以供史学界和地方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凡治三国史者多有论及,也都流行着一种说法,即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就说:“诸葛亮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①直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很流行,如韩国磐先生就认为:诸葛亮“这种出兵伐魏,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的策略。”②诸葛亮北伐,果真是以攻为守吗?质诸史实,实难苟同,故拟文以作质疑。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认为曹魏政权随着实力上升,必然积极向外发展,因此,即使蜀不攻魏,魏也要攻蜀,与其被攻,不如先发制人,以攻为守。二是根据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所说的蜀汉军队中精兵良将大量损  相似文献   
17.
五凉政权“崇尚文教”及其影响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封建割据政权,史称五凉政权。在当时北方地区干戈不息,兵连祸结、经济凋敞,文事荒落的情况下,五凉政权却对儒学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无论是汉族建立的前凉、西凉,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后凉、南凉、北凉,莫不倡导儒学,兴办学校,以“崇尚文教”,从而使传统的中原文化得以在河西地区生存延续,并对随后的北朝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魏时期,佛教流播甚广,寺院之兴盛,僧侣之众多,“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世。”寺院不仅是宗教场所,而且直接占有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封建经济组织。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僧侣大地主,他们不仅对广大人民进行欺诈剥削,而且残酷地奴役下层僧侣,寺院内部同样存在着尖锐的阶级对抗。终北魏一代,僧侣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对北魏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解放以来史学界对此问题却极少注目,专门的论述似尚未见,偶有提及,也是寥寥数言,十分简略,因此,笔者准备对此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以补阙漏,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三国时期,蜀、魏两国为控制陇右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在这块土地上厮杀,流血,使这里成为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战争焦点。但是,战争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什么呢?也就是说,蜀、魏双方如此重视争夺陇右地区的控制权,其原因何在?对此问题,历代史家未曾深究,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对此问题进行系统分析阐述的论述。本文相对此做些初步探讨。一、蜀魏对陇右地区的争夺从建兴元年(228年)开始,直到蜀汉灭亡,在三十多年间,蜀魏双方为了控制陇右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山越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该书记载:“丹阳山越贼围太守陈夤,夤击破之。”《资治通鉴》卷五十六引用了这条史料,胡三省注曰:“山越本亦越人,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故曰山越。”胡三省的注释,说明山越原属越族,生活于山区,有自己独立的经济生活,不缴纳赋税等特点。山越是越族的后裔,史家并无异义。山越活动的地区仅限于扬州诸郡,陈可畏先生对此论述甚详,本文不再赘言。唐长儒先生在论述山越时,认为“山民”、“山贼”、“山寇”和“宗部”是山越的互称。这种见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