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其研究的单位并不是单个的人,而是群体,即它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文化特点。欧洲大陆的学术界将人类学(Anthropology)称为“Ethnology”,其本意是指研究“各种不同的人群”,而汉文将其翻译成“民族学”,并不完全准确。“Ethnic”有“民族”的意义,但又不等同于现代汉语的“民族”。其实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人不是仅以民族为单位,而是以各种不同的人群为单位。这个“人群”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以职业、地域、年龄、宗教信仰、性别等的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的人群,所以如果我们将“Ethnology”翻译成“人群学”或许更贴切一…  相似文献   
22.
当前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新时期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研究中和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四个方面,即学科界线与学科规范问题,客观性的问题,汉民族研究问题,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3.
这是一个曾经闻所未闻的新名词———网络化生存。九十年代后期,它大规模地出现在中国各大新闻媒体之上,成为社会的“主流词语”。搜索所有关于“网络化生存”的材料,感想只能有一个:无论使用多么浓墨重彩的词语来评述它,都不显得夸张。这就像新年到来时的钟声一样,无论茫茫大地怎样为之摇撼,我们都不嫌其为网络化生存正在彻底地改变着我们旧老的生活方式。这是目前人类最不可回避的一大现实———高科技信息化社会带来了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谈论“中国少数民族跨世纪话题”时,《民族教育研究》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滕星博士径直…  相似文献   
24.
贾孝通、林耀华先生都是名满天下、世界著名的学者,他们生前都曾担任过多项学术的、社会的和行政的显要职务,但在我们眼里,他们始终是我们的两位老师.我们也知道,在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他们最看重并竭诚实践的也是做好民族学、社会学专业的老师.  相似文献   
25.
不同民族之间往往存在偏见,其中内隐偏见是一个民族无意识中自动对另一个民族产生的片面乃至错误的看法和态度。心理学角度的启动技术、内隐联想测验、反应/不反应联想测验等三种内隐范式的研究都发现了民族内隐偏见现象。我们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发现民族、宗教间的接触时间,社会主流观点,政府政策等都是内隐偏见的影响因素。由于偏见会影响民族间的交往、情绪识别以及攻击性评价,因此我们提出,通过加强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抑制刻板印象、调整个体动机、改变环境、加强积极的教育和媒体宣传、增加控制加工等方法来减小民族内隐偏见及其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民族内隐偏见的形成、影响及调节模型,以更好地解释偏见、行为与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本文在2010年国家民委委托项目调查报告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文中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和深入的个案访谈呈现了在京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就业、医疗、教育、居住等多方面的现实状况和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及国家相关民族政策法规的看法。最后,亦根据调查数据总结了问题比较集中的几个侧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言。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教学与研究机构的发展、主要学术成就与当前的进展、存在的焦点问题及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展望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民族学研究的成就与动态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28.
在费孝通先生逝世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教授回顾费老的贡献时,曾很感慨地说:"中国社会学何幸而有费孝通."  相似文献   
29.
环境与家族:塔吉克人文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组织形式会有一定的影响.当一个人类群体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又处于一个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时,这种影响就较大,他们就只能选择那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抵御自然环境所带给他们的重重压力和灾难的社会组织形式,血缘家族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形式.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所处的环境与其传统的社会组织,正可以说明以上的道理.  相似文献   
3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民族”是一个被简单化并被轻视和冷淡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民族认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在迅速衰落。在用阶级观念划分人群的社会主义阵营,阶级是超越民族的,民族被认定即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