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8篇
民族学   2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杨明洪 《西藏研究》2023,(1):32-40+156
在数十年援藏实践的基础上,2021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提出了“援藏精神”。对“援藏精神”的内涵阐述与弘扬路径探讨是一项重大课题。“援藏精神”概念的形成既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又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轨迹紧密相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援藏工作的工作轨迹,研读其相关讲话精神是阐释“援藏精神”的科学途径。“援藏精神”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崇高精神在援藏实践中的精神呈现,它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弘扬“援藏精神”,贵在有奉献精神,重在转化为西藏建设者的实践行动,关键在持之以恒,建立践行“援藏精神”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2.
杨明洪 《学术界》2023,(3):28-44
从结构属性出发寻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是新的视角。“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结构属性,由此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解析为三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横向关系,第二重关系是“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纵向关系,第三重关系是上述两重关系所形成的嵌套关系。对一、二重关系来讲,它们各自推动建设的愿景逻辑、使命逻辑和实践逻辑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对第三重关系来讲,价值伦理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的共同性和共生性形成,这继而又决定了第一、二重关系的逻辑起点和终点,由此进一步形成中华民族三重嵌套关系。而作为人口占多数的汉族及其文化在塑造这三重嵌套关系中起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3.
对口援藏是我国实现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受援方的视角分析援藏政策、机制及资源配置成效很有必要。就受援方的积极作为而言,不仅可以从受援方服从全国“一盘棋”去理解,更值得从受援方的理性行动角度来分析。西藏地方作为对口援藏的受援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援助,而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中央、援藏省市、中央企业等建立有效互动。西藏地方回应与对接了中央对口援藏的制度安排,从自治区政府层面到具体实施援藏项目的社区基层单位,将受援工作纳入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之中,相关工作也都被纳入各级党政机构的工作日程。同时,西藏地方的回应与对接行为,既包括对外争取中央更多政策资源和援助方更多援助资源的投入,也包括对内搞好接受援助的工作对接和推动援藏项目落地。受援方对中央对口援藏政策的回应与对接形成了一个现实的机制;反过来,这一机制又进一步促成西藏地方各层面与援藏省市、央企、中央机关的互动。受援方积极回应与对接中央对口支援政策,生动地说明对口支援西藏是一个将全国各地与西藏连接起来的媒介平台,这一平台展示了西藏与祖国的紧密联系,同时揭示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如何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