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0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71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28篇 |
人才学 | 28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45篇 |
理论方法论 | 40篇 |
综合类 | 415篇 |
社会学 | 95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36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纵观建国 50年来社会主义新中国所走过的道路 ,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无一不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的结果 ;每一次成功喜悦与失败痛苦 ,无一不是由思想观念的变革所为。思想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更新。回顾 50年中国的发展变化过程 ,无论在哪个阶段思想观念都始终处于统治指挥督导的地位。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的理论及其路线方针政策 ,进而形成不同的实践活动。探究新中国 50年 ,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 2 0年思想观念变革的价值作用 ,对于总结历史教训、借鉴吸取经验、开辟未来是非常必要之举。首先 ,思想观念变革对… 相似文献
102.
农户是农村金融的最主要需求者,借贷行为又是农户金融行为中最为核心、且最有代表性的。本文在归纳整理农户借贷行为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金融需求视角来研究农户借贷行为,从而深入理解、并把握农户借贷供求的特殊性,为农户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腾飞,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进入到21世纪后,新时代的要求使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层面,公共医疗在我国占有十分关键的地位,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我国医疗体制发生深刻的改革,管理逐渐精细,公立医院现行的财务与会计制度必须要适应大环境的需求,寻求创新与突破。然而,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公立医院中的会计和财务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桑坤郭婉莹柯雪龙熊春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6):185-201
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正处于建设农业强国、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阶段。2022年、2023年的中国社会学年会第六届、第七届农业社会学论坛分别以“城乡融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从农业社会学视角出发,直面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小农户与现代大市场、作物特性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生态、粮食安全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主体性与乡村建设发展、家庭经营与乡土社会底蕴等议题,回应理论与实践呼唤,展现农业社会学的品格、知识与关怀。 相似文献
105.
崔丽娜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302-30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仅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更是一个反映现实矛盾和破解人民大众对现实问题关切的方法论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必须切实做到在理论态度上亲和人民大众、理论内容源自人民大众、理论宣传形式适合人民大众、理论本质服务于人民大众,只有这样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内蕴的理论质素转化为改造社会现实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6.
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等方面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均GDP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城镇化进程中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对农地利用强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减少量对农地利用强度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人口城镇化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公路密度对农地利用强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当前阶段对农地利用强度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正>近年来,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岩土工程事业部地质院(以下简称地质院)以“革新工程勘察手段、促进行业技术发展”为目标,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利用3S、多源数据融合、数据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积极推动工程勘察数字采集及应用系统研发工作,努力打造集数字化采集、集成化管理、协同化应用、可视化表达于一体的空地融合数字工程勘察研发与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功能的野外数字采集系统,到全链路的空地融合数字工程勘察技术体系建设,促进了工程勘察作业模式实现质的飞跃,有力地服务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