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上的杰出地位和他对美国文学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海明威作为一名作家对女性的态度,却一直是评论界论争的焦点。无论是认为他的作品中只有硬汉形象、具有厌女情节,或者认为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个男性作家强烈的女性意识,又或者将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简单分为妖女和天使,都过于笼统、简单。本文试图以《太阳照常升起》这部长篇小说为解读对象,分析小说中女主人公阿什利.勃莱特与众多男性角色的关系,从而较为客观地探究海明威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2.
没有显赫的声誉,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优越的地位,然而,它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追求着一座大学的卓越。在砥砺中成才,在无声中爆发。短短几年成为国内最有特色的民族大学之一;这里的英藏黑水城文献整理与研究、贺兰山与大麦地岩画研究、粉体材料和特种陶瓷研究,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史学研究方面成果不断,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3.
2005年10月14日,北京八大处公园。一队驮着云南普洱茶的云南马帮在166年后重现当年进京瑞贡景象。马帮是云南一种最原始的行业,它代表着古老的文化。从泸沽湖畔起程的摩挲人杨金荣、还有马帮里唯一的女性、马锅头藏族人格达娜,自出发那天起,就一直跟在自己的骡马身后,寸步不离。和其他赶马人一样,他们几乎都没来过北京,但是160多年前,他们的祖辈曾走过这条“茶马贡道”,并为清廷进贡普洱茶。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他们承袭了和祖辈同样的方式,也是赶着骡马,靠双脚走进了仰慕已久的京城。除了方式相同,其他一切却已面目全非:他们行走的不再是神秘的密林,不再是寂静的山道,而是不时往来着各种车辆的国道,曾经美妙叮当的马铃声也被完全淹没在国道沿途的汽笛和噪音中。赶马人不再能够享受林中野餐的乐趣,他们也没有余力再去唱着赶马人那委婉或豪壮的山歌,每天防备骡马在各种交通声音中受惊狂躁成了他们最头等重要的工作。让他们感到欣慰的大概只有一点:千辛万苦驮来的茶叶拍卖出去后为希望小学捐款,而赶马人通过自己的辛苦,也能为家人带来一些收入......  相似文献   
24.
五月的鲜花     
发完本期最后一篇稿件,夜渐沉,白天的喧闹褪尽,我的心情却不能平静。这篇稿件很特殊,不是文章,而是一幅美编文子推荐并制作的为雅安地震灾区各族同胞祈福的作品。"4·20"雅安芦山7.0级地震截至4月23日,已经造成196人遇难,21人失踪,13484人受伤,200余万人受灾。今天是4月27日,四川全省哀悼日。看着这幅图片,我的心也如那烛光,在  相似文献   
25.
寻找信仰     
早春二月,节日的鞭炮声徐徐落幕,新春的气息悄然逼近。然而,寒意似乎尚未从人们的心头褪尽。  相似文献   
26.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2):62-72
今年10月4日,我作为第22届贝尔格莱德国际民族电影节“中国电影特别展映单元”的选片人,与合办方——北京电影工厂的创办人胡晓丽(ETHU)一起带着五部中国多民族题材影片,前往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幕德参加展映。  相似文献   
27.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8-11
作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四特酒一直是江西引以为做的知名代表,既代表了中国千年的酒文化,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更代表江西人民火热的红土情怀。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扬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11月12日邓小平在樟树考察时,喝了四特酒,赞誉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今天,江西又创”四特”,只不过这次它不是名酒,而是”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色人才“。是一部推动江西民族地区发展、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轨道的秘籍……  相似文献   
28.
梁黎 《中国民族》2010,(6):18-22
格桑花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最普通的一种野花,也是藏族人心中最美丽的花,代表幸福吉祥。文中的“格桑花”是一个民间创办的“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的简称。  相似文献   
29.
在武汉汉阳一条并不繁华的路上,有一座楼,虽然这座楼只有四层,平时门前没有太多的人流往来,没有频繁的车辆穿梭。在这个彰显繁华、炫耀富贵的大都市里,它不张扬,不豪华,显得朴实、厚重。然而,就是在这里,收藏着一部中国桥梁的现代史;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幅记录着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时刻表。  相似文献   
30.
梁黎 《中国民族》2010,(9):26-33
本刊记者梁黎(以下简称“记”):刘老师您好!今年11月,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甘孜州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州。对于甘孜,我最初是通过上个世纪30年代孙明经先生西康之行的摄影作品来了解的。孙明经先生的儿子孙健三先生曾经给我讲述过他父亲在西康的种种神奇经历和神秘体验,并将很多幸运保存下来的老照片给我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