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即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后,由国家民委以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名义于2003年7月中办成功的。2008年7月,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将在中国的昆明市召开。大会确定的主题是“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Development and Culture Dwersity)。  相似文献   
82.
梁黎 《中国民族》2008,(4):21-23
门巴族委员美朵曲珍是连任政协委员,也是上一届政协最年轻的委员,今年36岁,来自西藏山南错那县。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位于西藏自治区南端,与印度、不丹接壤。总面积34979平方公里,总人口1万多人,是门巴族聚居的主要地区。美朵曲珍的老家在错那县的勒布办事处,那里是错那县门巴族的聚居区。勒布办事处总人口643人,其中门巴族就占了574人。  相似文献   
83.
北京的夏天炎热难当,但来自甘肃定西县的一个电话却仿佛一阵清风,沁入我的心扉。电话是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朋友打来的,他几经周折才打听到我现在的联系方式,激动得在电话里不断让我猜他是谁?我虽然已经说不出他的全名,但20多年前他送给属龙的我一张珍贵的龙票,至今我还收藏着。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拥有一张盖着邮戳且当年限量发行的纪念邮票是一种奢侈。电话里的他还像当年那样纯真,告诉我定西的变化,还有兰新高速铁路即将开通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84.
阳春三月,两个新疆的新朋友走进了我的朋友圈。一个是汉族,一个是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85.
梁黎 《中国民族》2007,(1):41-45
很多人都不知道石门坎,从地理的意义上说,它实在太偏远了。这更让我们迫切地想去介绍它!100年了,它的辉煌早已被岁月湮灭,但它却以一种精神和象征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越来越去接近它、了解它。在这里,记者选择了三个人的“石门坎”,试图以他们三个人的角度向人们展示石门坎。我们相信,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展示,它蕴含了更多的思考、理性、情感。它或许能让我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石门坎。而在了解的背后,将会对帮助我们如何认识石门坎、如何介入许许多多类似“石门坎”的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6.
梁黎 《中国民族》2008,(8):42-43
20年前,由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经国务院批准,在贵州毕节地区建立起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顶着一个巨大的问号,贵州毕节地区创建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年后,这个问号变成了一个惊叹号─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增长了10倍以上。毕节由原来整个贵州最贫穷、最落后、发展最慢的一个地区,提升到整个贵州的第三位。  相似文献   
87.
粽子的滋味     
端午到棕飘香,摘艾叶备黄姜。我的故乡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壮族苗族彝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过端午节,包粽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粽子就是我们心中的美食。粽子都是自家包的,各具特色、五花八门、形状各异,孩子们常常用麻线把粽子串起来,挂在书包上、搭在肩膀上、拿在手上互相炫耀,玩够了聊饿了再交换而食。其中最实惠的是壮族人家包的"马脚杆",形状像马腿,又长又圆,上好的糯米,用红糖和姜丝做馅,用一整张棕叶包起来,用麻线打上"绑腿"。马脚杆又香又甜,吃一个可顶一顿饭。  相似文献   
88.
梁黎 《中国民族》2014,(4):43-45
记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一本2008年出版的《国歌合唱团团刊》。当场,我就被团刊上那56张充满阳光的笑脸所震撼——这本画册记录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歌合唱团选手的故事。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个口含玫瑰花的维吾尔族女孩。那就是你吧?  相似文献   
89.
90.
舒乙先生的新作《见证亲密——纪北京承德两市带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2011年8月在京出版。该书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北京、承德两地多块带有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并由此考证我国藏、汉等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源远流长。年逾七旬的舒乙先生近年来多次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文物保护疾声呼吁。此次出版的新书,是他在遍访北京和承德两市刻有藏文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后写就的。在这部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