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7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22篇 |
社会学 | 1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1.
互联网企业作为有别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新兴企业,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快速更迭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成为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维度,提炼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主要特质,提出了基于特质集系统性与交互性双维度的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演化逻辑。通过分析表明,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主要包括适应性特质集参与性特质集一致性特质集以及使命特质集。不同阶段的文化特质集内部的系统程度和特质集之间的交互程度存在差异并且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即:文化特质培育——文化特质强化——文化特质创新。 相似文献
92.
93.
转折与蜕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转变王德胜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是朱光潜美学思想发生剧烈转变的时期。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幻,使得朱光潜思想的转变显得有些戏剧性;而由一个美学上的唯心主义者到一个马克思主义信奉者和追随者的历程,对朱光潜来说,又难免有... 相似文献
94.
95.
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胜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4)
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作为一项学科边界不确定(甚至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边界)的当代性的理论活动,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要在人类生存活动和文化建构的现实景观中表明自身合法性,首选的课题就是确立其与其他理论活动、... 相似文献
96.
97.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被看作互联网的又一进步,它给信息世界带来了更可靠的真实性、更频繁的交流力度,也为网络营销提供了更优越的环境。与此同时,口碑营销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和高效的传播方式,成为企业营销实践的又一利器,从而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本文以社会网络为研究视角,以网络口碑营销为契入点,主要探讨了传统口碑营销中的消费者困惑,以及企业采取营销措施时的困境。进而对社会化媒体带来的群体一致和群体信任进行分析,以此构建社会化媒体网络口碑营销的传播模式,为企业从事营销传播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8.
王德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行政监察制度是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监察就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政纪的单位和人员加以纠举惩处。因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即依法行政,所以,搞好执法监察就成为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之一。作为高等学校的内部监察部门,如何搞好内部执法监察工作,本人试对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
王德胜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近十几年来美学研究的态势发生了历史性的演化:从单一的本体探讨深入到价值论、艺术论、史论、教育论等多方面相互结合的层次,本文在这一前提下,展望了我国近十几年来美学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宏观上概略了美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微观上挖掘出了宏观态势背后的美学研究演化的实质,即美学的发展已经从理论演绎深入到审美的现实操作,这就是美学研究摆脱目前危机状况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0.
倡导20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史研究,正是为了突破一般理论史叙述仅注重概念的逻辑演绎和史料学意义的局限性,着重强调美学进程的“思想整体性”和“文化联系性”,强调美学理论、美学观念及各种美学问题的学术建构方式和历史─文化规定性,在学术史范围内“重构”美学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研究的重点,在于从学术建设的整体过程来确定美学的学术意义和地位,从美学发展与中国人文学术演进及其规律的历史关系来整体揭示中国美学的百年学术构造,以文化考察的立场来重新认识和确定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