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近十年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对民族旅游的概念进行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析.国外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侧重民族旅游者、民族旅游原真性和影响性、民族旅游目的地管理等方面;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民族旅游资源、民族旅游市场、民族旅游开发模式、民族村寨旅游等四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国内民族旅游的研究应当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相似文献   
8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忽视马克思主义文化层面的中国化,以致造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政治层面与文化层面之间的某些不协调,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在完全意义上的结合.其实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83.
群众文化 重在人人参与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迫切,其需求面之广、量之大、质之高是前所未有的。群众对文化的需求随着设施的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已经不满足喂食式的送文化,更需要的是能自给自足的种文化。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4.
当代民族主义思潮在全球化背景下汪洋肆意,作为一种裹挟着强烈情绪化的情感意识,它对于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价值观培养等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也体现出了民族主义思潮的两重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对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引导,使民族主义走向理性化,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5.
从花儿的传承困境应对入手,提出应加强对花儿传承主体的保护与培养,将花儿引进课堂,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保护和传承之,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花儿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建设规范的花儿数字化网络保护工程。指出花儿为民风之"风",唯有西北大地上歌声如风。分析"花儿"传承的应对误区,认为只有遵从"风"的运行规律,对花儿传承人、花儿歌词、花儿生成的文化语境三方面进行优化,走保护与创新并行的两条路,社会转型时期的花儿才能良性传承,才能与社会之"风"同行。  相似文献   
86.
很多日本家庭主妇手头上有一本家政簿。所谓"家政簿",实际上是一种记录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账册。使用家政簿已成为当今日本主妇的时尚。日本最初的家政簿是以妇女杂志的附刊形式出现的。一些销路较好的日本妇女杂志至今仍出版家政簿附刊。每年元月份,《主妇之友》、《靓夫人》、《ESSE》、《家庭画报》和《妇女画报》等杂志的《新年特大号》内都要附上家政簿。当然,也有单独出版发行的家政簿。如讲谈社出了两种家政簿——《菜肴家政簿》和《简明家政笔记》。  相似文献   
87.
基于比较诗学的视域,参用诗之起兴句的研究成果,考察了西北地区"花儿"中起兴的实质。发现"花儿"中的起兴实质包括3层含义:由"兴"的本义"托事于物","引譬连类"征知"花儿"之"兴"的实质,是由自然景物的某种特征而触发歌者心中的特定期待,因而发声为歌;由"兴"之本义演唱仪式的自然节奏唤起"花儿"歌者的情绪律动,使演唱气氛达到浑然醉境;而情趣与意象契合无间的经典"花儿"的形成,则标志着"花儿"比兴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88.
学习型社区的中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喜怀  王晓云 《社区》2003,(24):19-19
1995年欧盟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型社会》白皮书,由此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重视,现在,已经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学习型社会的雏形——学习型社区。 美国的社区学院 该类学院80年代初在全美已有1231所,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的39%,学生总数的42%,美国社区学院是学校和社区沟通的产物。它是设立在居民生活圈内的,具有社区特色的、教育功能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是它赖  相似文献   
8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1](p14)这“四个尊重”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是互相依存、互为前提、逐渐递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新型劳动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新型的劳动价值观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0.
论述了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这份资源做好实验教学,产出科研成果是高等院校的职责.文章从多个方面对高校实验室怎样充分发挥出作用的问题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