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凯恩斯把《通论》提供给他的同代经济学家。其后不久,罗滨逊夫人发表了《就业理论导言》,企图使学生和有理解力的外行接受《通论》的中心概念,如储蓄等于投资的概念,乘数概念,以及公共政策的主要意义。现在评论的这本书的第二篇也是最长的一篇论文,同罗滨逊夫人自己的《资本积累》(1956年)有一些和上述相似的关系,而《资本积累》这本书甚至经济学家也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112.
多元论这一术语在政治学中出现和被广泛运用已达半个多世纪,但其含意却从未完全确定,对它的争论也从未仃止过.很多政治著作都把多元论视为西方的发明创造,认为它具有西方民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3.
尽管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纪念日出现了挥舞国旗、显示爱国热忱的场面,澳大利亚人却相对地不愿流露对国家的感情,在唱爱国歌曲时表现得不很自在。在澳大利亚,人们对象征着国家特点的国旗、国歌不轻易显现忠诚。  相似文献   
114.
只有明确地确定人口政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施人口政策的一整套措施。这不仅是指它的某种理论公式,而且也是指被管理对象预期状况的具体参数。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尤其需要规定这种任务,因为人口政策的目标是社会对整个社会经济过程管理作用体系的一部分。要确定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最佳状况,必然要提出关于整个社会体系以及人口过程最佳发展程度的标准问题。标准分为外部标  相似文献   
115.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事物的一般性,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只有透彻地了解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一般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样具有这两种属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般特性,我们对它的特殊性进行一番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先来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般性。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它的一般性。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6.
117.
目前,人口因素对管理和计划工作,对加速经济发展的反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因素、民族因素和人口因素,其规定职能不仅彼此有关,而且它们有直接的相互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人口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人口本身的量变和质变又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人口因素的结构关于人口因素的内容,即关于构成人口因素的要素和过程问题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作为一门独立社会科学的人口学的对象尚无明确的规定.一些人认为,只有所谓的人  相似文献   
118.
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他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等一系列观点,在西方现代文学批评上具有开创和先导作用.而带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从艾略特的文学观念出发,以<荒原>为例证,粗略建构对艾略特的认知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