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0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1364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1182篇
理论方法论   445篇
综合类   2830篇
社会学   357篇
统计学   5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57篇
  1986年   136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113篇
  1983年   164篇
  1982年   129篇
  1981年   134篇
  1980年   145篇
  1979年   76篇
  1978年   22篇
  1959年   20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藏汉拟声词之异同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声词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和构词法,在藏、汉修辞学和构词法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藏、汉学者们一直以来对拟声词的指称和归属问题的不同介定进行的总结和评析,以及对藏、汉拟声词使用上的异同和藏、汉拟声词汇的一般对照情况进行的分析,从修辞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和落实了藏、汉拟声词的语言属性,并且探讨和归纳出了藏语拟声词的组词规律。  相似文献   
173.
20世纪晚期 ,作为跨地域文化系统的世界宗教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本文旨在考察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三大宗教最近之变迁的政治性和意义。文章重点讨论那些重构宗教意义和权威的诸多力量的本质、推动归信和标准化的过程以及这些宗教重构对我们理解后期现代性本身的启发。本文认为 ,尽管现代性是多样化的 ,每个传统也都是独特的 ,但由于大众社会的全球化和晚期现代性的多元主义的缘故 ,所有这些宗教都面临着一个相似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4.
关于城市贫困和移民问题的著作,都关注到它们所研究的群体在劳务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就如何,以及促进或阻碍其进步的诸多作用因素。过去,为说明这些作用因素的功能,出现了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是重要的,这不仅在于理论自身的正确,而且还因为它为处理身陷贫困、被迫在社会边缘上求生的民族的事务而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几个移民集团的劳务市场经验,这些经验与至今仍流行的理论观点并  相似文献   
175.
当代美国思想中的民族多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论述美国民族问题的著作都把多元主义景象供奉为一切善良人士皆应珍视的理想,说什么多元主义会使我们不致于对同化产生一种痴傻的信仰。但是,多元主义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同化哲学对抗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却并不怎么清楚。本文拟初步考察民族关系中多元思想的长期模糊性。这一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相信今天尤其需要重新思考。不论该思想曾经是多么连贯或自成体系,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流行与普及过程中,却已经失掉了这种连贯性。传统的自由派依旧庆祝“我们的多元社会”;那些留心多元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76.
在19世纪西方商船到达中国南部沿海之前,对中国清政权的最主要的外部威胁来自准噶尔,它是西部蒙古的一支。17世纪前期,准噶尔征服了西部蒙古其他各部:土尔扈特、和硕特和杜尔伯特,并且组织起了一个强大的军事联盟。整个18世纪,特别是在噶尔丹的领导下,这些部落从外蒙古向西扩张,直到它们成为中亚的主要政权。1690年,善于骑射的准噶尔领袖和他们的骑兵部队侵入了外蒙古,相继威胁北京和西藏。准噶尔的军事胜利震动了中国宫廷,  相似文献   
177.
著名的维吾尔族社会活动家包尔汉·沙赫德拉辞世已4个月了。包老虽已归真,但他那父辈般慈祥的面容时常浮现在我眼前。我的课桌上永远留下了他的《维俄汉词典》、《论阿古柏政权》、《新疆五十年》等著作。我初见包老并有幸聆听他教诲时,他已是位八旬老人了。记得在一次会议上我作为会议工作人员见到了包老。他亲切地问我是学什么专业的,我告诉他是学历史的。出乎我所料,次日我得到了他赠送的《论阿古柏政权》的历史文集。包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青人只有学好祖国的历  相似文献   
178.
藏文《蒙古佛教史》选译 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子《蒙古佛教史》的内容和作者 在北京的民族图书馆(原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众多藏文典籍中,有一位蒙古族僧人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gu-shri dkav-bcu-pa blo-bzhang thse vphel)的文集,共计木刻本九函,《蒙古佛教史》收入该文集的第七函中,全书162叶,藏文全名为chen-po horgyl (?) du d am-pavi chos ji ltar dyung-bavi thsul bshad-pa rgyal-bayl bstan-pa vin-po-che gsal-bar byed-payi sgron-me,民族图书馆编纂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第一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译为《大霍尔地区正法  相似文献   
179.
在东方学学科领域内维吾尔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它作为突厥学的独立分支对维吾尔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着综合研究。维吾尔人是具有发达城邦文化的中央亚细亚最古老的突厥语人民。古代维吾尔文献的存在及广泛应用也证明了这点,这些古代文献大部分保存至今。在5世纪前维吾尔人就已有了文字,新粟特文字母大概就是这种文字的基础。东突厥斯坦的岩洞寺庙——举世闻名的“米耶”建筑(千佛洞),就是建筑、雕塑和绘画的结合体,这些寺庙对维吾尔  相似文献   
180.
巴塔克人是居住在菲律宾巴拉望岛中部山地的一个民族集团。现在大约有360人,本世纪以来,他们由于接触了并从属于低地菲律宾社会而承受了重压。巴塔克人是一个正在消亡的民族(本世纪30年代他们还有五六百人),许多传统文化习俗已经无可挽回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